南楚东宫,几位东宫属官、幕僚从大殿内出来,瞧见廊下走来的许清和,几人面上表情不一,却均是表现不喜。
许清和知这些人心思,在他们文士武人眼中,他才华是有,但取得太子信任偏宠则是靠色相。女子以色侍人尚被人不耻,何况是一个男人。翩翩太子对他爱重,听不进他们等人劝谏,让他们很不快。
所幸太子未有因他废政,这些人也就不再多言。
不言并不代表从心里面接受他这位客卿。
前段时间传出永王对他垂涎之事,永王的嗜好私下无人不知,这些属官幕僚看他的眼神中又多了一层意思。
他们不喜,他也不凑上去,待一行人走远他才步入大殿。赵煜斜靠椅背,单手撑着扶手拧着眉心,显出无比疲惫之态。面前书案上摆着一摞折子,几本被翻乱。
许清和走到殿中施礼,赵煜才抬头朝他看来,无力的招了下手让他上前。
“殿下是因何事烦忧?”目光朝一本展开的折子瞥了眼,是关于沿江军备的折子。
“陛下因此大动肝火,这几日圣体才稍有起色,殿下万不该在这个时候再起这样的心思。”
赵煜长叹一声,颓然的躺在椅子上,目光疲倦的望着许清和:“孤怎会不知,只是……”想到陛下如此糊涂,永王又背信掣肘,他一腔怒气无处发。
若非是永王阴险阳奉阴违,他又怎会被禁足东宫?想起赵灼他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为了与他争权夺位,竟然弃大周不取,将要白白错失良机。
“大周会落到今日境地,便是因为这么多年内乱不止,更是因为大周陈王与太子争权,我南楚若是再如此下去,恐要成为第二个大周了。”颇有壮士未酬的感慨。
“殿下忧虑过甚,大周积病已久,弊端又何止是内乱和皇子争权,国家机制出现疏漏,从朝廷到地方矛盾重重,这才导致这么多年内乱不断。大周如今皇帝心生狭隘,生性多疑,嫉贤妒能,如今朝中无贤臣,四境无良将,若没有一位力挽狂澜的君主,即便我南楚错失这次良机,大周未来二三十年内也会亡于我南楚和邻国之手。”
“殿下若是耐得下心,便不必再争这一时之机,等上几年也未尝不可,大周从沉痛中缓过来的可能并不大。”
赵煜沉吟了许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