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掏出墨锭记在小纸片上,揣进了袖笼里。
从文渊阁出来,依旧进左翼门,横穿太和殿前广场。那片场地是整个紫禁城最开阔的地方,得走上一阵儿。颂银心里计较着成败得失,只顾低头往前,并没有在意前边。将要到右翼门时抬头,才发现门禁上有人在巡查。为首的穿月白色飞鱼服,鸾带上压着绣春刀,满身繁复的刺绣在阳光下金芒四射。回头一顾,四年前的美貌依旧,不过眼梢锋棱圆滑了许多,开始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①笔帖式: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 清各部院、内行衙署均有设置,主要掌管翻译满汉奏章文书、记录档案文书等事宜。
②题本:明 清时的一种奏章。
☆、第章
他一见她就笑了,雪白的一口大牙,对比着身后红墙,那么讨人嫌。
“小总管忙呢?上哪儿去了?”他把手里的册子扔给身后的侍卫,先前一板一眼着,见了她不知怎么的,摇身一变,又成了四九城里最不着调的旗籍大爷。
颂银还是一贯的瞧不上他,其实之前也有遇见的时候,不过没等接近,她就远远闪开了,基本不怎么照面。成见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观,她对他的鄙夷深埋在骨子里,提起他,长长嗐一声,“那人”!金墨和容绪结亲的当夜他就折腾什么鬼打墙,带着她们在安定门大街上绕了一盏茶。现在就算升了护军统领,瞧瞧他的脸,仍旧不像正经人。
但烦归烦,维持表面的和平还是有必要的。她挤出个笑容来,“容大人巡查呢?我上文渊阁去了,查个古籍档。”
容实哦了一声,“花名牌呢?交门禁查验过没有?”
颂银有些反感,她这张脸走遍了紫禁城,阖宫上下都是知道的。况且内务府当值,衙门本来就在宫里,哪里用得上名刺!她转过头,轻轻一哂,“未入后左后右门,也要验牌子?”
他眉毛往上抬了抬,“右翼门等级也不低。奉上谕,凡内阁、内务府各官役,进出皆要护军验明放行。况且腰牌三年更换一次,小总管的时候也差不多了吧?”
其实这道旨意确切来说并不是颁给官员的,内务府有派遣到各处的人手,比方书吏、苏拉、茶役、厨役什么的,这群人是需要随时出示火烙腰牌的。可什么叫刁难?就是无风三尺浪,鸡蛋里挑骨头,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