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不炒作,认真做动画,发扬传统文化的团队;我也见过倾家荡产想拍个抗战纪录片,警醒大家勿忘国耻的导演。他们没有很多钱,也没有很多资源,但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去投入、去创造,那我们为什么要畏首畏尾,眼看着他们在底下挣扎、还嘲笑他们做的是无用功呢?我们难道不比他们更有力量么?那为什么不帮他们一把呢?”徐静之收回了目光,静静地望着客厅书架上的一列《浩荡纪》,“我想,哥哥离开我们走进大山的时候,想的也一定不是输赢。”
前不久他和庄墨一起搞了天网,他的微博评论底下画风一变,每天都有作者或者读者来他这里,感谢他为反抄袭做的事。这些都是很小很小的作者,徐静之根本没有看过他们的书,也许在平常,他也根本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但是此时得到他们发自真心的感谢,对于一直被网友调侃、被网友唾骂的纨绔子弟,徐静之真的很有成就感。
他从浑浑噩噩中醒来,看到了时间白白地从自己身上流过,却没有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始终觉得自己不配做哥哥的兄弟。但蓦然之间,他发现他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帮到别人,可以不枉此生,那么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愿意去尝试。这是一个少年人最纯粹的热血,和最纯洁的理想。
虽千万人,吾往矣。
徐老没有被他的满腔热血和赤忱所打动,只是给他一点时间平复情绪,然后威严地告诉他:“静之,做生意,是不能抱着做赔本生意的想法去的。你今天可以站在这里对着我高谈阔论,是因为你从小没缺过钱。你有我这么一个爸,所以你以为钱来得很容易,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被人一忽悠就白日做梦!难道你出去转这么一圈,还搞不清楚情势、搞不清楚自己的斤两?说大话谁不会?理想谁没有?但你有没有这个实力,在这个时间节点入场,做这么大一个盘子,你自己心里真得没数么?”
徐静之像触了电似得往后退了一步,坚定的眼神重新开始游移,冷汗直冒。
“别的不说,就你的矩阵核心,为什么选京宇?”徐老让李添多把京宇上半年的报表拿出来,“如果京宇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牛,他们不会连公司都开不下去。你说的十年平均码洋一个亿,我承认,在纸媒的巅峰期,《新绘》也好、他们的单行本也好,都卖得不错,但是越往后越不行,去年的码洋只有三千万。你的平均一亿码洋,全是吃老本算出来的。京宇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公司,利润逐年下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