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五经正义这种书,实际上其中也有不少蔡邕留下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并不完全是蔡琰的。
可之后蔡琰的文章则彻底让所有人都服气了,那一声蔡先生也就叫的格外真诚。
之前周瑜去青州的时候,大概因为接待他的人是纪衡的原因,他们看得多数是些格物类的东西,再加上这些年青州出的各种成果越发多起来,一再挑战人们的认知,这就使得大家其实忽略了青州经学的真正水平。
最开始青州在这方面确实算得上是个短板,可现在,却qiáng势到可以骄傲的说,青州在经学方面也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孙权这次回来,孙策为了安慰他,原本不想立马让孙权学什么的,但孙权自己大概是受了点刺激,于是听说孙策给他请了先生之后,在头天拜见了母亲亲人之后,第二天就闹着要去先生那里上学。
最后孙策也只好让他去。
孙策亲自给孙权挑选的先生自然是不差的,可孙权在去了第一天之后,回来就说:董先生的学问是好的,但也只能是比现阶段的我要好一些,比之青州差远了,最重要的是,我说的仅仅是儒家经学,如果算上格物这可就不是一句差远了可说的了。
目前大汉天下因为受到青州的影响,因此多有在学馆里设立专门的算学格物一类科目的,但基本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教育,或者捡着青州那里流出的基础课本学一学,最好的水平也就是小学生等级的基础科普。
孙权刚从北方最顶尖的青州学馆回来,再看这些,自然是觉得看不上了。
他对孙策说道:这其实不是最可怕的是,最可怕的是,如果我们不能进步甚至赶超,而是任由青州拉开距离的话,以青州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之后,即使曹氏兄妹不来攻打,我们也没有除了归降以外的路可走了。
可以说这话才是真正吓到了孙策。
周瑜也不由得感慨:青州纪伯瑾有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在看来,他这话说的极有远见。
说完这话,周瑜又继续说道:伯符,我们更需要主意的是,纪衡在青州学馆之外,于今年又正式设立了青州军校。
一个青州学馆就能给青州带来那么大的好处,那么如果再有了军校呢?
可这种事,孙策也没办法啊:这些年我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