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袁绍是否还能撑住两年,实在是个问题,甚至我担心他可能连一年都撑不住。
周瑜说这话的时候也是眉头紧锁。
事实上他也希望青州真的会打上几年的时间,那么孙策就可以搞定刘表了,虽然和刘表结盟的事qíng是周瑜自己提出来的,但实际上,这地盘在刘表的手里,总比不上在孙策的手里好啊。
可理智告诉周瑜,这种qíng况不可能发生。
孙策听到这话整个人都蔫耷了:说白了就是,我们还是得找刘表联合,对吧?
真是个悲伤的现实。
周瑜见他因此失落,于是笑着说道:我听说权儿的丹阳学馆已经办起来了?
今年孙权才算是成年,然后给取了字叫仲谋。
不过私下里周瑜对他的称呼倒是没改。
孙策听到周瑜的话点头道:已经办起来了,权儿还真是厉害呢,我请来的那些丹阳闻名的名士大儒们,刚开始对他都不服气,说凭什么让这么个小娃娃给他们上课,可听了权儿的一堂课之后,却都心服口服了。
孙权既然要办学馆,那么就不能只他自己一个人,这需要更多的教师资源,显然这玩意儿青州来的最好,或者说是曹cao的地盘来的最好,但纪衡在这方面的控制比较严格,孙权也没其他办法,只好自己上阵开个扫盲培训班了。
他又对孙策说:我已经请了学馆的同学来,应该还能多些人手。
孙权所谓的同学,是指在青州学馆上了半截就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的人。
这种人并没有真的学成什么,显然不在纪衡的注意范围内,但实际上,孙权很清楚除了像是他这种因为特权被塞进去的,其他人只要是能够考进青州学馆的,那都是地方学馆的厉害人物。
不过大概是纪衡的各项措施比较到位,因此上不下去的人倒是少数,再加上就算孙权联系了,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一说就来,因此最后来的人数恐怕不会多。
但只要有一两人也是足够了。
孙权对孙策道:曹cao治下最早的学馆,不就是只靠着伯瑾先生一人办起来的吗?
纪衡才是学馆最早的教师啊。
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