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佑一边写食谱,一边笑言:“小弟这才华在这群人里边就无人懂得欣赏,幸好明哥你来了,小弟正好露一手。”
庆孙笑道:“那你倒是真正地露一手啊,光说不做假把式。”
周承佑回嘴道:“君子远庖厨,我只要会运筹帷幄就可以了。虽说你爱乐,还自诩乐痴,但我也从未听过你自己弹曲子。”
庆孙手拙,善听不善奏,家里唯一的一把琴还是效仿古贤陶潜而特制的无弦琴,只能弹给自己听,断然是发不出声来的。承佑与他两人倒是把对方的缺陋处拿捏得很准。
这样和乐融洽的氛围,傅明几乎从未体验过。待即将散筵时,按例都要写诗作词以纪事抒怀,傅明心中颇有感触,便思如泉涌,一蹴而就,自度《减字风月主》一首,中有“人生何必羡风月,清茶淡酒,佐我心中况味。他日重聚樽前,景新人旧,来把故事拚一醉”句,配以即兴改调之曲,潇洒自得又不失温情,众人听后一致拍手称快,赞许傅明有创调之才。
第10章 章一十
自从傅明应邀参加过一场文会后,他的名声在京城内逐渐传播开来。比之从前被人有意无意地污化过的名声,这回赞许他之人都是京内名流,说他颇富才华,温润秀洁,实堪相交。
某日下朝时,竟有同僚唤住靳以,笑道:“贵郎婿美名满京都,靳大人好福气呀!”
靳以回以微微笑意,却不多言,告辞转身离去。但他心中却荡开一丝涟漪:如今外人口中的傅公子,真的就是芳满庭内的那个人?
而这些话渐渐传入闺阁之中,便是老太太和纫兰也有所耳闻了。纫兰的一些闺中好友还希望通过纫兰见一见这位傅公子,但终究不便,只得遗憾作罢。纫兰将这事说与自家大哥听,且状似玩笑道:“明哥如此受人青睐,大哥可莫要怀璧而不自知哟!”
靳以此回却是哭笑不得,只得含糊带过。
很快,这热烘烘的六月已随荷花同凋零。七月流火,炎热天气渐现转凉趋势。
正当此时,老太太却病了。傅明身为男子,不便侍奉。有纫兰、王氏和新月几人在,倒也无须他日日时时地去站岗占地儿。但这回,他却也不闲着了,因为老太太将昭彦托付给了他,很正式地当着靳以等人的面,请他教养昭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