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十二岁生日快要来到,罗先生他们会邀我参加他的生日庆祝吗?我颇为礼物费踌躇。
苏说我过虑,叫我不要担心。
“还有,”他说:“暑假你要回冢,这段日子势不能再见到彼得,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这也是淡出的时间了。”
我称是。只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才是一辈子的事,所谓血浓于水,就是这个道理。
旁人不过适逢其会,偶而出现一下,所谓萍水相逢,凑巧点面的接触。
我笑:“说说我们的计划。”
“明年毕业,找到工作,便可以谈论婚嫁,你说如何?”
“太快了。”我乱摇手。
“我说明年,现在先下定洋。”苏笑。
咦,世上简直没有一个老实人,连他都说起这样的花梢话起来。
明年也差不多是时候,他们说最适合结婚的时候是相识约大半年之后,一年多也可以,拖长就没诚意。
既然认为在一起愉快,结婚是明智之举。
彼得渐渐在我们生活中淡出。
暑假前与罗太太通电话,她说要送我们行,硬是要见我们一次,我与苏答应下来。
到了约定的地方,没想到彼得也在,他胖了壮了,我很兴奋,趋向前去问池:“还记得我吗?”
谁知道他张口叫我:“严……严。”
我们都感动了。与彼得,往往有感情上真正的交流。
他交上一张卡片给我,我接过看。是他亲自绘制的,画着一个新娘及一个新郎。新娘比校高大,显示在他心目中地位重要,而且穿戴考究。
我谢了又谢。
如不是赶著回港相亲,我真想再与彼得多聚。
他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朋友,事实上以后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朋友。永远不会有吹捧拍这类面具出现。
我说我会永远记得彼得。
苏说他也是。
下一页
||四月天言情小说书库||人间书馆||亦舒《恼人天气》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颜色 …
恼人天气
认识亚历山大杜维治之前,我认为异族通婚是天下间最可笑的事。
但现在我正在考虑,如果他开口的话,我是否应当答应他。
杜维治并不英俊。但他高大、神气、端正,因为家庭背景及教育都好,所以有一股雍容之气,很乾净,衣著考究,故此与殖民地常见的邋遢洋人有很大的分别。
他由波士顿调来做一年的电脑计划,尚有两个月期满返回北美,但至今尚未习惯这个东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