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办一下,办齐后赶紧到局劳动服务公司报到上班。”
回家的路上,凡静和姬敏有说有笑甭提有多高兴,她们没有料到事情居然如此顺利,前后没几天,也只跑了两趟。
次日上午,凡静到电业局人事科办手续的时候可作了大难。因为局里有明文规定,内招一人交手续费一万元(从外边招进的交钱更多),且时间卡得很紧,一周之内各种手续办不进去就只有等别人进了。凡静作难的根本原因是闺女穿她娘的鞋——前(钱)窄。她就那么点钱买了城镇户口,若向父母伸手,她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一家人就指望父亲那一丁点儿退休金维持平时的最低生活。凡静仰天长叹,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上哪儿去凑齐这一万块钱呢?
她去环城路上看帅帅的时候,趁机把自己的困难给婆母说了。彭荣氏二话没说给了她二百元。晓英恰好在父母的门市上帮忙,她现在已经结婚,老公在一个离县城不太远的富裕乡镇的税务所工作。晓英自己在环城路西段路南租了两大间门市,稍作收拾,又雇了几个小姐,开起洗头城来。这时听到昔日的嫂子有了难处,也慷慨解囊,给凡静凑了五百元。凡静回到家中,母亲听说后也给了她二百元。姬敏晚上过来找她玩,知道情况后硬塞给凡静一张大团结。还差整整九千元。凡静想到了姚干事,但她没敢跟他联系向他借钱,她心里清楚他是个老婆管得严的穷光蛋。她也想到了欧阳局长,然而她还是无所行动。她想,我这么多天没跟人家来往,人家肯定又挂住了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小蜜’,早把我这个老朋友忘到了九霄云外。她又想到了郑局长,这人办事果断,能替下属分忧,还是我们电业职工的‘最高领袖’。想到这儿,她精神一振眼前一亮,我何不再去拜访一次,给他诉诉苦摆摆困难,让他这位大局长帮我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又一个晚上,天很热。中央一台电视《焦点访谈》节目刚刚播完,凡静上穿重红色的麻纱衬衣,下穿黑色短裙,略施粉黛,出了家门。她在十字街西北角的一个门市上搬了一箱正宗的小磨香油,来到街心处拦了一辆摩的,拐弯抹角驶向北关郑局长家。到达目的地,凡静从车上跳了下来,她把一箱小磨油从车上搬下来放在郑家大门口,回身给师傅付了车款。摩的车突突叫着屁股后面冒着青烟使劲爬上汝河大堤开跑了。凡静来到郑家门前,摁了摁门铃。门铃声响过三下,门里边就有了脚步声,郑局长的儿子小磊开了门,探出头来。小磊是郑家唯一的儿子,十三四岁,正上初中。他忽闪着一双好看的眼睛对凡静说:“大姐姐,我认识你。找我爸爸吗?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