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千万条,何必单走独木桥”是他俩最信奉的名言。这名言也非哪个名人所作,它出自于白玉松之口。王雪梅对白玉松很多话都不太在意,唯有这句话她极力反对。她觉得读书虽不是唯一出路,但却是最好出路。现在就选择了放弃,将来一定不会有出息。
白玉松、杜民武在班上也算得上是有钱人家的公子,独龙宝一个,在家颇受优待,杜民武的爸爸县城里开了家饭店,生意很红火。白玉松家里也不错,虽比不上杜民武,但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他舅舅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对于他这个唯一的外甥,舅舅早已跟他发了话,不管他什么时候不读书了,都可以给他找份工作。
白玉松、杜民武长着聪明的脑袋瓜,却总想着中考快点结束后永远离开学校,找份工作,早早挣钱。
白玉松、杜民武的利益主义思想,也在一点点渗透给吴承宇,他们是兄弟,说起话来自然语重心长,也头头是道。
星期天,他们四个人在街上玩,逛了一会儿,吴承宇觉得该回学校做作业了,便对他们说:
“兄弟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该回学校了?”
白玉松还没完够,说:“你这么早回去干什么,还有三个小时才上晚自习呢?”
“可是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
“唉,你这么着急干什么,作业嘛,呆会儿回去了找别人一抄不就得了。”
“可是抄了作业以后还是不会做。”
白玉松觉得吴承宇太迂腐,说:“大哥,你说学那么多干什么,反正我初中毕业了是不想再读书了,读了高中,还要考大学。真上了大学,将来还能不能找一份工作还是未知数。听说城里有好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有大学毕业了到砖厂拉砖呢。读书没多大意思,就像赌博一样,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输了。倒不如趁着现在年轻,早点打工赚钱,早把钱挣上手不更好?”
“你说得倒轻松,你以为打工很容易吗?”
“怎么不容易。你没见到有些人,春节打工回来腰包都是鼓鼓的,他们有的连初中都没有读完,还是照样挣钱,我们为什么就不能。”
吴承宇没有和白一继续论下去,他和何阳回了学校,白玉松、杜民武依旧还在街上逛。
慢慢地,吴承宇陷入了深思。读大学对于他来说,却实是一条艰难的路。他没有十足的信心考上一中,也没有十足的信心能肯定他爸爸会准许他去读高中。他家并不富裕,每年靠卖水果,也就那么三四千块钱,爸爸还喜欢赌,这样钱还要挥霍不少。读高中、上大学的希望真的很渺茫。心在这两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