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斯汀全身被刺了好几十刀,整个人倒卧血泊中,伊凡当时真的吓坏了!他大声呼救,警察很快赶来命案现场,仔细检查了贾斯汀的尸体,发现那个酒杯和他身上的钱全都不见了。根据警察办案的经验,他们初步判定这是一宗单纯的劫杀案。
伊凡原本也同意这个推断,但是当他发现那封署名“雾之女”的信也不翼而飞时,他开始怀疑整件事情可能没有那么单纯!如果是一般抢匪,不可能会拿走那个老化沉重的大酒杯,更不会浪费时间找那封信。
虽然伊凡针对这点疑问请求警察进一步深入调查案情,可是那些家伙却一副嘲讽的表情,他们认为,一个从威尔斯乡下来的二十来岁的年轻少女,如果警察也晓得这个事实,相信他们也会推翻最初的研判。
一想到刚才的湖边他提到自己是从伦敦来的时候,那女人惊慌的神色,伊凡不由得对这个叫凯特琳的女人愈加起疑。尤其当雷诺在叉路口要他右转时,伊凡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断,那女人果然误导了正确的路线。
如果那女人没有涉案,那她为什么要说谎?为什么会害怕?伊凡努力想帮她找藉口,但是一个理由也想不出来。
没多久,他们到达了“雾居”。伊凡猜的没错,门外果然已经有一个仆从在守候,一见到他和雷诺,立刻向前告知主人身体不适,无法见客。
这女人够精,伊凡虽然恨不得闯进屋内把她揪出来问个清楚,但这样只会把事情搞砸。小不忍则乱大谋,伊凡知道唯有智取才能引蛇出洞,何况他现在还没有掌握到这个女人确实涉案的证据,再说那封关键的信也不见了,更无法证明最后和贾斯汀碰面的人究竟是谁?说不定这个女人还会一口咬定,是别人冒用“雾之女”的名号写了封信。所以在没有找到确切的人证、物证之前,伊凡决定不宜贸然行事。至少在向有关当局提出告诉以前,他必须先掌握一些有利的证据才行。为了有机会接近这个女人,他一定会设法解除对方的警戒心,否则他根本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问出什么蛛丝马迹了。
伊凡沉住气冷静地思考。对了!何不利用这个女人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把她引出来呢?伊凡灵机一动,也许她听过他的名字,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假借讨论切磋为由突破对方的心防了。
这时,伊凡立刻对那个叫伯斯的老管家礼貌地笑着回道:“真是遗憾没办法见到普莱斯太太,麻烦您转告她,我叫伊凡·;纽康,是从剑桥大学来的。我原本是想来请教普莱斯太太有关……嗯,有关威尔斯一带民间传说的研究,因为她在这方面发表了不少脍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