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华叹气,“我已老大,结婚又离婚,拖着一女,收入不定,还有什么可以奉献?”
“你的才华。”
家华微笑,“我有多少才华?”
“足够买七栋洋房三辆大车,供女儿读到博士,安稳地与家人共度晚年。”
家华笑出声,“那我赶紧做梦。”
她把手洗净,梳头化妆,准备到酒吧上班。
“家华你自己当心。”
子山回到自己船舱,他大声对着河道嚷,“两个世界的人!”但不知谁比谁更不快乐。
那个未成名作家听到子山喊声走出来,他笑说,“终于憋不住闷气发疯了。”
子山忍不住问,“我们这票人到底几时才可出头?”
“你若没有心理准备永远不会名成利就,就不应该从事文艺工作。”
子山有点羞愧,“您说的是。”
他说下去,“或许我们的著作从未畅销千万册,又或许你我名家从未由霓虹光管照耀,可是,我们曾竭力工作,创作过程多么有趣,心灵何等满足,我们不是行尸走肉。”
他慷慨激昂地说完这番话,忽然听到有人鼓掌。
画家的声音传来说,“有人邀我替一家酒店作一批画,纯商业性,可应接这项工作?”
子山立刻说,“面包与牛油也很重要。”
“还有牙膏毛巾肥皂。”
“还有水电车费衣服鞋袜。”
画家答:“我明白了,我明日就去上班。”
“不要气馁,我们支持你。”
“于家华呢?今日她生日。”
“她在棕熊酒吧上班。”
“那是一个烂地方。”
“所有酒吧都不是好地方。”
“她白天工作那家餐厅也十分腌(月赞)。”
“到处都是色迷迷的男人。”
“家华的姿色也大不如前了,她很少打扮,无心约会。”
“喂,背后别说人好不好?”
“朱子山,你去接她下班,有点表示。”
“家华对子山最关心。”
子山不出声,大家也都静下来,各管各事去了。
子山迟疑一会,把一辆脚踏车自船上解下,去社区中心接小霖。
那小女孩抬头看到子山,不胜欢喜。
子山猜想她母亲最多替她留一客火腿三文治,他请她吃龙虾。
“最近妈妈常常去试戏。”
“本市这种机会也不是很多。”
小霖口气同大人无异,“美国人北上拍戏,许多小角色会在当地聘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