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感兴趣的神情。
“因为书中开始夸了刘兰芝那么多优点――”郝帅定了定神说:“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些优点,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都差不多能评上十大杰出青年了,如果焦老太太不是很变态的话,她根本没理由去叼难自己的儿媳,更达不到逆儿换妻的程度,您说是不是?”
“这里是有点矛盾,但是这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丁蕾笑了笑说。
“不是,我不是说作品本身有什么毛病,因为作者要高大刘、焦形象,所以有些话他不可能交代,这是可以理解的,我想说的是后来的专家学者包括我们的教材编者都没指出焦母撵刘的真正原因,这是不应该的。”
“你是说,焦母撵刘应该另有原因?”丁蕾收紧两弯细眉。
“不是应该有,而是必须有,除非焦老太太变态!”
听郝帅一口一个“恋态”,本来埋头做题的人都抬起头,瞪目而视。王梓良更是歪起脑袋鄙视他――他终于明白郝帅这几天为什么成天看古文参考书了。
“你认为焦母撵刘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首先声明,我不是无理取闹-—我认为焦母撵刘的最根本原因是:刘兰芝犯了“七出之条”,更明确点说是刘兰芝不能生育!”
“哈哈……”
郝帅的“不能生育”刚一出口,立刻招来哄堂大笑。
“笑什么,我有充足理由可以证明!”
郝帅板起脸孔大声训斥四周的“愚民”,于是,大家便强忍着笑继续往下听他的证明――
“首先说我们教科书中的一处注解对原文的曲解,说什么‘小姑始扶床’‘小姑如我长’与‘共事二三年’有冲突,怀疑是作者笔误,我认为其实不然,我认为‘共事二三年’中这个‘二三’不应该按“二年或三年”去理解,而应像古书中的‘二八佳人’‘三九郎’这样把“二三两个数相乘才对。只有这样,从‘小姑始扶床’到‘小姑如我长’的描述才合理,同时焦母撵刘的原因才趋于明朗!”
郝帅哥一番严谨的推理,把“愚民们”都听傻了。
“怎么明朗了?”丁蕾忍着笑问。
“刘兰芝十七岁嫁焦仲卿,焦与刘共事六年,可是这漫长的六年,他们竟没有一男半女,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我们完全可以藉此大胆的推测,那就是刘兰芝不能生育,当然这也可能是焦仲卿的原因,可焦老太太却一口咬定矛病出在儿媳妇身上!”
郝帅说到这,“愚民”再次哄堂大笑,同时,丁蕾也忍俊不禁,并用语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