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边住哪里?”阳光问,“听人说你搬家了?”
“现在又搬回去了。还是以前那房子,在岳麓山腰。老板人好,现在两间空房子让我一人住,也没撵我走。”深灰侧过头来回答。深灰也是成都人,但一直在外地求学。
“那回家的时候是不是每天都要爬山?”
“回家的路是在上山,不过修了水泥地,再往山里走;就得沿着小路爬了。”
“哦,这么说,也就是每天都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了。难怪你身材这么好。”阳光悻悻的说着,突然想起上一次看见深灰的时候,“你变漂亮了。”他用赞赏的语气说着内心的感慨。
“哪里。”深灰嘻嘻一笑,说:“还不是你口里说的毛丫头。”
“哈。”阳光不好意思的笑着。他想起了以前,在及时通讯软件里的对话,他常这么叫她的。
“记得你还说要过来创作呢。”深灰突然说。
“我说过吗?”阳光问,他有些不记得了。
“呃。你是说过的啊。你还说古时候的岳麓书院就在那里,是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你很向往的。”深灰提醒他。
“啊,我想起来了。”阳光摸了摸头发。岳麓书院是在湖南省的长沙,创办于唐末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后改名为湖南大学。明代大儒朱熹曾两度到书院讲学,有千年学院之称。
悬于书院大门的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清嘉庆十七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门人请其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正沉思未就,明经(贡生的尊称)张中阶至,众人语之,张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书就悬于大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现联是1984年据历史照片复制的。“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于斯为盛”,出自《论语》。
“是啊,那还是去年的事情了,没想到你还记得。那时候你都还没毕业呢。”阳光回答道。
“现在也还没有毕业啊。”深灰说。
“那时候你还在考研吧。”阳光问着,心下微微一叹,又是一年过去了。这时一阵风吹过来,穿透了他穿着的白衬衣,阳光觉得有点凉。
“是啊。”
两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话着往事,沿着人行道向前走去。
“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吗?”深灰提议道,仰起的脸蛋上带着一副故人相逢,正该如此的含义。“你还没吃晚饭吧。”阳光这才想起,岂止晚餐,自己连中午饭都还没有吃呢。
“不了。”他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