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胡乱地填进肚子。
一直以来,我认为“贪玩”和“懒惰”差不多应该是我一生也甩不掉的跟班, 但是这一次我竟然奇迹般克服了这两个缺点。原来像我这样的懒虫总是需要“小鞭子”的,没有少少的“抽打”就没有什么进步,结果我周围的至爱亲朋们差不多都充当了“小鞭子”的角色。在这里,还真得一一感谢他们。
首先应该感谢好拍挡王峥和她的“私人助理”刘均衡,没有这样一对懂吃会吃爱做吃的朋友;尤其是王峥,如果没有她在美食上的无限创意时不时激发我的灵感,顺便勾引我的馋虫;没有他们出入各种市场买道具选食材,挥舞锅铲做下配我文字的这50道好菜……就没有这本书。
接着应该感谢给部分菜肴提供配酒的顾问沈健辉沈三少,他从小被家族送去澳洲学习品酒,对
葡萄酒有着相当的认识和热爱,他所在的家族企业也是红酒行业里的翘楚。如果没有他为我们的菜很有选择性地配上一些物超所值,并能在市面上轻易买到的葡萄酒……这本书肯定少了些小情小调。
当然还要感谢我的同事邹卫,每次他老牛似地和他的助理扛着那些上百斤重的设备爬五层楼就让我揪心不已,然后他还经常空着肚子一拍就拍到深夜,而他拍一个菜的时间永远比做一个菜的时间长……感谢他的认真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那些菜的美态。
其中最称职的“小鞭子”当属我的好朋友潘晓筑、WENDY 和他们可爱的妈妈潘老师,闭关的大部分日子中我都寄居在他们家里接受照顾。只要我勤快写稿,他们对我就象春天般温暖;如果看见我“耍懒”,他们对我铁定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哎,没有他们,按时完成稿子绝对是个问题。
我还要感谢如此信任我这个懒虫的编辑杨美人JJ,感谢她没拿“追命夺魂”的催稿一招来对付我;感谢和我同名同姓的双生花小鱼,是她第一个从我的网络日记上猜到了我的心愿并鼓励我;最重要的是要感谢我最亲爱的家人,是遥远的他们培养了我对文字和美食的同等热爱;最后还感谢所有很称职的读者,感谢你们把热爱美食的口水都倾洒在了书页上……
“感谢”,这两个字的确老套,但是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