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婵听到这样的条件,不禁轰然大笑。
“简直是挑战我们的智慧。”
同事吴志光也说:“可不是,不如叫阁下公关组写好了宣传稿每间报馆派一份。”
玉婵反问:“你有无听说过,当年某作家宣传新作的伎俩?”
“余生也晚,错过了盛事,你倒说来听听。”
“他叫熟人来开座谈会,讨论他的新作,然后把会谈记录下来,拿到相熟的周刊去登。”
吴志光嗤一声笑出来。
“本来人家也预备迁就,谁知他还嫌写得不够好,赞得不够美,竟把原稿取回亲手再改,编辑部终于发奋图强,推说稿件遗失,不肯再登。”
“好,有志气。”
“是,我也那么想,据说稿件由杂志老板亲手交到编辑部,以为以上压下,必登无疑。”
吴志光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会那么不择手段地希望出名?”
玉婵耸耸肩,“我不知道,名利名利,也许名来了,利也会接踵而至。”
“为什么不好好苦干,名至实归?”
“咄,那需要多长一段时间!”
吴志光颔首,“是,都来不及要快快快。”
“一夜成名,多过瘾。”
“老总叫你去访问李日虹哩。”
“试同她讲讲条件。”
“没可能。”
“硬碰硬,恐怕做不成访问。”
“白便宜了别家报馆。”
总编辑陈昌祯这时进来说:“玉婵,都依了她吧,总算是中文传媒中第一访问李日虹的人。”。
“我不稀罕。”
“牛脾气。”
下午,玉婵与显泽机构公关部讨价还价。
对方十分客气,但是不住重复,条件就是如此,访不访问在你。
“哪,”玉婵叹口气,“我把问题传真过来。”
“问题不要超过十条。”
玉婵生气,“我只有一个问题。”
“请说。”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难为中文传媒。”
“……”
“请尽快答覆。”
玉婵啪一声扔下电话。
原以为没有希望了。
可是一日之后,显泽机构有人找彭玉婵小姐。
“彭小姐?我是李小姐私人秘书邓青云,我们的公关组也太不会说话了,现在由我向你正式致歉。”
玉婵心中好不奇怪,“不不不,你们太擅词令才真。”
那位邓先生笑,“可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玉婵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