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取得了联系,让学校报来困难学生的名单,写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当时校长报来三十多人,他只选择了特别困难的几个孩子,并且,花了不少时间亲自走访了他们的家庭。他得亲自调查事情的真象,不是他不相信校长,而是他始终心存疑虑,怕有虚假成分在里面。
这几个孩子中,他去的第一家就是王化成的家,王化成的父亲是个石匠,去外县给人砌档土墙,由于用木材搭成的搬运石料的通道不结实,他和一个工友连人带石头从高处掉下来,石头刚好砸到腿脚上,当时就砸断了筋骨。带工的工头只是包工不包料,到档土墙砌到一半时,还没能从上一级包工头手里拿到一分钱。工地上,民工们的吃饭钱都还是自掏腰包垫支着,哪里还能拿出钱来为王化成的父亲治腿伤?
王化成的父亲只好在工棚里躺着,一边等待甲方工程结束时结清账的承诺。一边让工友们扯些草药来,用石块砸烂包在伤处,盼望着腿脚慢慢地自愈,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等待了半多月,不仅腿脚没有好起来,反而感染化脓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工友们才凑钱将他送进了医院,根据他的病情医院将他一截小腿锯掉了。
王化成的父亲带着拐杖四处奔走,多次要求包工头给予赔偿,可仍然一无所获,后来,包工头干脆一句话“你找法院吧,坐牢枪毙我认了”打发了他。于是,他就狠下心下找法院,找法院的结果,是让他变成另一个“秋菊”。先是将托人写好的起诉书送到法院,人家连看都没仔细看一眼,就说他的起诉书写得不规范,让他重新回来写。去县城几十里的山路,经人家这嘴巴轻轻一动,就算是白跑一趟了。他回来专门去求村里的一个教师帮他写,可第二次去,人家仍然是那句话,不规范。他问法院接诉状的人,到底怎么写才规范,人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说:不会写就找个律师写。他艰难地扶着拐杖找到律师事务所,人家说,打这官司得花五千诉讼费。这不是要他的命吗,他花得那么高的钱?
这些都是王化成的父亲给肖天贵讲的,后来,王化成的父亲总算是把起诉书的格式写对了,可法院又说他的证据有问题,不清楚,没有复印,没有用证据表填妥当,往往一个芝麻绿豆大的问题就让他跑上好几趟,后来,王化成的父亲一看到法院的大门,手腿就直打哆嗦。哆嗦归哆嗦,你还不能说人家的服务态度不好。王化成的父亲给肖天贵说这些事时,眼里充满了泪水。他说:我跑了十多趟法院,来往车费都是向邻居们借的,本指望打赢官司,拿到赔偿后还给人家,可十多趟跑下来,连起诉书都没有交上,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