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纽约半途而废,将来我在国内也同样做不成什么事情。”
我觉得他是个明白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活得清醒而独立。在美
国,许多人固有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统统被打碎。有些人望着一堆瓦砾不
知如何收拾,而那些审视过去,审视未来,重新补充、组合自我的人,往往
是那些极有自爱精神的人。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只属于他们。
当我听说95%以上的留美中国学生都取得了硕士以上的学位,其中四分
之一在工作的第二年就拿到了五万美元以上的年薪(美国中产阶级收入水
平);当我看到又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被授权组建百万美元的实
验项目,又一批不甘寂寞的中国留学生打入了华尔街,我真的感到由衷的振
奋。一个群体的素质,一个优秀民族的优秀的知识青年。成功的标准并不仅
仅来自美国社会的承认。他们大多数人的成功是在经历了生活、心理环境的
大震荡后,又找到了新的平衡,也超越了自己。无论留在美国还是回到祖国,
他们都不会替中国人丢脸。
今天在地铁站等车时,忽然听见委婉的二胡琴声,是“二泉映月”。一
听就知道是专业水平。我走过去,向拉二胡的年轻人笑笑,算是打过招呼;
他也会意地点了点头。周围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侧转身,朝向琴声。他们大
概不认识这种陌生的乐器,却又分明被这种奇异动人的旋律所触动。年轻人
很平静,毫无卖艺的窘迫,不卑不亢,缓缓拉来,如行云流水,如置无人之
地。在这份真实坦然中,你品得出美国式的处世态度:从不顾影自怜,无需
矫揉造作;而曲子中的中国味儿似乎因此更地道了。
我的眼圈有点湿了。
放松自己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第一个学期。
自从学期开始时为追求刺激,一下子选了十八个学分的课程(一般学生
只选十二个学分):这半年就没有了所谓的周末。进入十二月,期末考试一
拥而上,真有十面埋伏的架式:三篇各二十页的论文,一部电视纪录片。两
周之内必须交齐,外加三个小时的当堂考试,真让我悟出了“绞尽脑汁”的
形象性和准确性。每天不足四个小时的睡眠,使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不再有意
义。连滚带爬地熬过这“黑色双周”,神经已磨成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