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夜生活。
她们乘坐的飞机下午五点不到降落在虹桥国际机场。在她们之前,上个星期五,负责公关的罗大为就已经在上海张罗了。客户是上海某资深酒店集团,具体联系人是该集团娱乐拓展部的负责人张正道先生,接洽的项目是该集团在“新天地”即将竣工的酒吧的整体包装。
这个项目虽然不大,却是“流·言文化”公司自去年11月份成立以来联系到的第一桩正式生意,也可以说是流言公司进入上海市场的敲门砖,所以赵飞燕很重视,中午接到罗大为电话得知已经和张正道先生达成初步意向后,她决定亲自到上海与张先生会晤,促成合同的签订。
让赵飞燕意外的是,这位张先生竟然亲自到机场迎接,手里还捧着一大束鲜花。
“赵女士,欢迎你到上海来!”
赵飞燕接过鲜花,与张先生握手,在近处观察了一下。他看起来三十五六岁,中等的个子,略显胖,圆脸,理了个干净的分头,眼睛不大但有神采,笑得实在,嘴角上扬挤着脸颊上的肉嘟起。这副相貌,赵飞燕脑海里没有印象,她有些惑然,脸上却是温雅的笑容:“张先生您太客气了。准备是晚上邀请您吃饭的,却让您迎到机场了。”
“哎,应该的,应该的。”张正道托着赵飞燕的手,“赵女士在业界的名声我是久仰了,早知道是您开的公司,就用不着罗先生辗转托人了。”
罗大为站在张先生身边,正从陈岑手里接过行李,对于提到的所谓“辗转托人”,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说起来,得知有这么个项目纯属偶然。罗大为有同学在上海工作,挺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上星期三晚上突然通了电话。问起近况,聊到工作上,罗大为就说了在文化公司做公关的难处。原来“流言公司”在北京市场上正受到几家大广告公司的联合封杀,处境艰难。公司的业务现在全靠伍国栋给几本时尚杂志提供图片和韩柳为几家企业设计LOGO上,而公司的强项——广告和大型场所整体设计却始终吸引不来客户,也曾谈过几个,对方却在谈判中途迫于压力退出了。
这些谈判罗大为都参与了,一次次的失利让他很有挫败感。当他向同学吐苦水时,同学就建议他到上海来找找机会。当这位同学明白“流言公司”的性质后,他突然想起了最近听他朋友说起的某酒吧装修招标的事,随口告诉了罗大为。这就成了项目的缘起。
罗大为是个办事的人,就凭着这一点消息,多方打听,托了许多关系,花了三天的时间,终于联系上了该酒吧的直属部门负责人,也就是张正道先生。他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