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吧!等到地老天荒,才来后悔。”
“我会等到地老天荒,可是我不会后悔。”
于是夏真没命的、誓不回头的守着她心底的那段已逝的情缘,拒绝接受身边的所有新鲜人事。
日子其实是顶难受的。
多少个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晚间情怀,把她折磨得推伴不堪。
年纪轻轻的一个美人儿,看上去像历劫沧桑的怨妇,那种凄凉往往带到她的朋友亲人身上去。
连疼惜她的夏童都说:
“出外走走也好。对你,已不能避免地有种相见曾如不见的感觉,免得心痛。”
人人都喜欢跟当时得令,意气风发的亲朋在一起,不一定为了虚荣,而是热爱生命。沉醉生活的人会起一种积极的带动作用,令他身边的一总人觉得喜气洋洋,精神奕奕。
谁也没有责任分谁的忧。
甚至不打算看着愁眉与苦脸。
生活不是全无困难,个人也不会全无困扰的。谁还有余清剩力去兼顾别的不相干的烦忧。
为什么电影院内经常卖个满堂红的是那些惹人笑得屁滚尿流的电影?
为什么那些写不吃人间烟火,不谈生活压力,只一味恋爱的爱情小说,历久不衰?
就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够了,要从旁的事上找轻松的机会。
还要他们为天下间那些所谓有情人洒泪担挂,不必了吧!
于是,夏真的朋友越来越少。
失恋中人,又尤其敏感,越是少朋友,她越觉得自卑自怜,越不喜欢跟人交往。
曾有一段日子,夏真连她的姐姐夏童都怪责起来,在她实行离开工作岗位与生活环境,远走天涯的初期,她连半个字都没有写回来给夏童。
她认为她不被关心,她是被所有人抛弃的。
于是,客观环境与主观感觉,令她寂寞至极。
在极端的、无了期的、无希望的日子中去盼望再续情缘,不错令夏真能在难以忍耐的清冷孤独中,有一份坚持下去的力量,但并不表示她吃的苦就不大不重。
这接近三年的苦难过去了,她固守着的一份希望还静静地躺在心底,没有实现,也不曾幻灭。
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刻,遽然投降给高定北了?
夏真在想,是为了他说了一番令自己感动的话,就这么简单吗?
还是为了一份真正来到的缘分?
抑或这次鸟倦知还,回来参加姐姐夏童的婚礼,听了她跟荣必聪之间的现代童话故事,自己就跃跃欲试?
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小旋风,那尘封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