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所奏请,‘宜树建藩屏,封殖子孙’。”
“哦,可是有仿周之意?”我问。
柳言赞赏的点点头,“玉公主说的是,我们在这里随便谈谈倒是不妨,隋刚建不久,众人未必全附,建同姓王,有利于维系宗社。”
“只是,”我沉吟,“亡周却也在此,”说到这里忽然一怔,觉得自己说的甚为鲁莽,忙展颜,“柳言你继续说吧,我好好听呢。”
柳言静静的注视着我,“玉公主果然剔透,但这话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们说远了,只说晋王,坐镇并州,乃是最为紧要的地段——估计成亲之后,晋王就又要回到并州了。晋王府内人才济济,有王韶、李彻、李雄、韦师、张衡、张虔威、段达、冯慈明等等,这些人大多属于勋贵,不仅有崇高的家事背景,又有实际的才能,都对晋王忠心耿耿——玉公主成亲后和这些人肯定也会有密切的来往。”
可是我想问的不是这个……我手背在后面,一下一下的轻轻的掐着自己的腰,你怎么问的出口,你怎么问的出口……
柳言微笑,“玉公主可想知道晋王的性情?”
我忙不迭点头,索性也不脸红了,反正我的心思都能被这个看起来和蔼无害的鬼家伙猜到。
“晋王乃是王族,脾气多少是有一些的,为人还算是明辨是非。”柳言沉吟,似乎没想到如何表达。
我有点儿怕,心里扑通扑通的,我下半辈子的赌注呀。
“对了玉公主,你可否看见过晋王写的小诗?”
我点头。
“公主以为如何?”
“相当别致,仅此一首就能看得出是有天赋的。”
“公主所言极是。”柳言点头,“柳某看来,即便是当代的虞信、沈约等著名文人也有所不及——公主应该明白柳某的意思了吧?晋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难以捉摸判定,但有让人甘拜下风的才情。”
“那么,”我脱口而出,“比起柳言你呢?唐谦对我说起你,也是赞不绝口呢。”说完立刻后悔,这种让人不悦的话我怎么也说的出来。
但柳言不以为忤,这个人就是太好脾气了,他只是笑笑,然后居然真的认真的考虑了很久,久到了我以为他不想回答。
“晋王同柳言并非一种类型的人,不好比较——公主让比,柳言只能说,晋王,比柳某幸运。”
说完,他又那样温柔和煦的看着我,“玉公主还有事吗?”
我胡乱摇摇头,“你去哪?”
“我去晋王府,今天和晋王约好下棋论文。”
“晋王很喜欢你吧?”我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