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机会见到杨素,才知道杨广没同我说的情况是什么,他果然还没有克制住诱惑,给杨坚上了个本子,弹劾太子。只是出于天生的政治敏感,使得他并没有说太多,只是简单的说了太子千牛备身刘居士好作獠舞,刻意结交一群勋贵之后的泼皮无赖子弟,带他们到了一处地方之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车轮子套在他们脖子上,用棍棒乱打一通,差不多快打死了还不肯求饶的,就称之为壮士,成为东宫的党羽。其中那些灵活敏捷的,编为“饿鹘队”,有武艺的编为“蓬转队”,经常带着老鹰,牵着狼狗,在长安街道上骑马横冲直撞,殴打路人,侵夺商贩。街上的百姓不分贵贱,但凡是看见“恶鹘队”或者“蓬转队”来了,就罢市逃窜,甚至公卿妃主也不敢招惹,因为是东宫皇太子的人。杨广的用意是以此为引子,慢慢再交待出沈南新。
没想到杨坚看了他的奏折之后,居然把他、太子、高颎、杨素以及秦王杨俊、蜀王杨秀都找过去了。
杨坚和颜悦色的,把那份奏章交给了身边的高颎,道,“都看看晋王的这份折子,看了之后告诉我什么想法。”
那几个人纷纷回头,看着杨广的目光各有不同,有诧异,有不屑,有若无其事,杨广看起来神色如常,但是手攥的紧紧的。
“看完了吗?”半晌杨坚问道。
“是。”几个人回答。
“说说吧,你们怎么看的。”
几个人面面相觑,没有人先说。太子一脸尴尬,想要辩解却又不知道怎么说,狠狠的瞪着杨广。
“父皇,”最先说的是杨俊,“二哥的折子上言之凿凿,但是是否确有其事,我们也不得而知。”他上来就含糊了那道折子,“二哥肯定也是一番好意,希望太子大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哥说的是,”杨秀接口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太子大哥一向宽厚仁慈,那些个想攀附他的人又多,有时候不是东宫的人,他们也一口咬定是东宫的,想借大哥的威势,未见得真的就是太子大哥的人了。再者说,就算真的是东宫的人,那东宫那么大,就算太子大哥也难免有失察的时候,回去整治整治那群兔崽子就是了,让他们以后不敢再轻举妄动。二哥嘛,是有些大惊小怪了。”话说到后来,他带着点儿轻蔑的口气。
“秦王、蜀王此言差矣。”高颎站出来,跪倒在地,沉痛道,“皇上,常言道无风不起浪,晋王所奏之事,臣认定必然是确有其事的——臣如今也要奏一本。”
杨坚笑道,“折子呢?”
高颎摇头道,“臣没写,只是临时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