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山的猴子集合拢来,每个猴子戴上一块中间有孔的布,只露出个拳头大的后脑门,然后要作家辩认谁是孙悟空。两处作家很快把孙悟空认出来。如来佛问他们是怎么辩认出来的?他们摇着手不肯告知。”
谢萍:“怎么辩认的?”
黄鹤:“孙悟空天天戴着紧箍咒,后脑上有个圈痕。”
谢萍一拳打在黄鹤肩上:“该死的,你尽捉弄人!”但仅仅一下,捏紧的拳头象铁锤一样吓人,却象面包一样柔软。然后有些不好意思地摸着工作帽在头发上留下的不明显痕迹。
谢萍:“我真买你的怕。”
黄鹤:“我挺和蔼可亲的,从来没打过人。”
谢萍:“怕你这双眼睛。”
黄鹤:“不大不小,有黑有白,从何怕起?”
谢萍:“我感觉它有特异功能。”
黄鹤张腔作势地东张西望:“是吗?我怎么没感觉。”
3,一位老太婆推过白色小推车。
4,黄鹤:“对呀,是有特异功能。我看见那箱子里有冰棒,牛奶的,香蕉的,绿豆的,还有桔子汁。你愿意要哪种?”
5,寂静的桦树林里,凉风习习,树叶也许是受了环境和熏陶,一片片摩肩接踵情意绵绵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窃窃私语。
两棵相隔一米远的树下,坐着吸吮桔子汁的黄鹤和谢萍。
6,谢萍:“小黄,你的单击位在那里?”
黄鹤反问:“你呢?”
谢萍:“萍乡市。”
黄鹤:“我刚好相反,在莲花池下的小山城。”
谢萍:“你专搞文学创作?”
黄鹤:“不是很有名气的作家哪能专呢?我是半专。”
谢萍:“这次是来省城送稿还是出差?”
黄鹤:“当吹鼓手,省里组织了个散文,报告文学创作班,调来十多个摇笔杆子的,给全省的改革和返乡农民工歌功颂德。我家祖公老子管事,调动了创作班组织者的第三感觉,使他们想起了我。于是我有幸来了。两个多月来,按照官方面军提供的线索,我们分头下去采访撰稿,忙中偷闲也写点小说。”
谢萍很快活,觉得听黄鹤讲话是一种享受,她笑:“滑稽鬼!”
黄鹤:“如果不是昨天跑到这个偏僻的旅馆躲起来,说不定今天又被差遣下去了。”
谢萍:“你们也真够辛苦的。”
黄鹤:“不瞒你说,我曾经向国际法术学会写过信。要他们推荐一位国际巫师给我驱邪,他们的也说没有办法。看来只好让魔鬼缠身到死了。”
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