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知道,光知道他这部佳作是流芳千古之作。”她回复说,“好象这部作品写的是一位官员小姐起死回生的戏。”
“没错,是这么回事。”我回复说,“我刚看过有关资料才知道他写这部佳作的灵感及素材是这样得来的。”
“有如此好事还不快让我一同享受!”她急不可待追上信息要我马上告诉她。于是我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她。
原来明万历年十九年(1591年),时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的汤显祖,因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被贬职为广东徐闻典史。去广东徐闻赴任途中,他途经南安府大庾县时,听说府衙后花园的景致甚好,遂前往寻幽探胜。
汤显祖来到府署后花园,果见景致不错,花园虽占地不大,却小桥流水,台池掩映,花木葱郁,曲径通幽。尚有牡丹亭、舒啸阁、芍药栏、绿荫亭、梅花观等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构成一组情趣盎然的园林胜景。
汤显祖一边观赏一边赞不绝口,当他来到东墙角时,见几位大汉把一颗高在的梅树轰然砍下。汤显祖见此情景好生纳闷,便上前问道:“请问师傅,这棵好端端的园中之树,为何要将其砍掉?!”一位中年男子有礼貌地答道:“你有所不知,听说府衙官眷前任大守有位小姐来花园私会情人,并将自己生前的真容描下藏于紫擅匣里。每当月黑风高之夜,这棵梅树便会传出‘还我魂来,还我魂来!’的呼叫声。新任大守为免招此梦魇之苦。遂雇我等砍掉这棵会索魂的梅树。”
廖廖几句,触及了博学多才的汤显祖创作灵感,但身为贬官的他,却不得不考虑当时的身份与处境,只好将这一炽烈的创作yu望暂埋心里,期待来年重返南安时再续此“还魂”一梦。于是到广东徐闻赴任去。
子子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申时行下台,汤显祖得以调升浙江遂昌县知县。当他北返重回南安大庾时,得知章江水涸,尚需一段时日才能行舟。他为能有更多的时间以圆“还魂”一梦而感到兴奋。
这段时间,他又在同年好友谭一召处听取了另一件关于“还魂”的传说。
在花园的西墙角有一株长得怪异倔立的铁树。这株铁树,俗名又叫凤尾蕉,长得舒展蜿蜒,披鳞挂甲,盘根布棘,少说也有二三百年历史。它虽历经兵火之灾,却仍然长得枝叶丛聚,故本地百姓皆称之为“蕉龙”。传说这“蕉龙”年久成精后,常化作美色男女与府衙相公小姐相恋。前太守知其女和蕉精相恋后,怒责其女致使忧虑而死,葬于梅树下,后又堆土成坟,并建了一个小奄,还去龙虎山请来张天师用铁链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