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出现了
龈龌,继而导致分手,这是人们万万没有想
开始出现裂痕只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当某些冲突扩散到君若家后,问
题便复杂化起来。而李敖的信仰和穷困,构成了他们分手的主因。
了解李敖的人都知道,李敖是个无神主义者,他从不信宗教,并且态度坚决,
从李敖为家父送葬便可知一二,他不会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改变自己的,而君若一家
都是虔诚的基督徒,李敖没有蒋介石等人的本领可以为女人改变他的信仰,于是君
若的父母兄妹全家起来反对君若和李敖的恋情,宗教问题便是突出的借口。
而李敖本来家境不好,自家父去世后,家庭负担越来越重,他有兄妹四个,没
有一个有经济能力的,尽管李敖有很多变通的本领,但毕竟还是个穷小子,也看不
出将来有什么大的作为,这对开小店的君若的家人来说,对李敖现状甚是不满意。
君若有一次曾对李敖说,1949年刚来台湾时,家里一贫如洗,妈妈做了一双布
鞋,叫她沿街去卖,她看到一位高大的先生,很胆怯地上前问他可要看看这双鞋,
不料他大吼一声,表示不耐,吓得她哭着回来。还有一次君若的一辆自行车丢了,
她悲伤至极,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还给我吧,请你!》,发表在香港出版的
《今日世界》杂志上,文章哀婉凄楚。
因此家庭的困苦,使君若家人加深了反对异端李敖的敌忾。
“爸爸妈妈已经向我交底了,怎么办呢?”君若对李敖说。
“你会向他们妥协吗?”李敖说。
“我不会向世俗妥协,但——”
“你的意思是会唯你父母命是从?”李敖有些激动。
“我——李敖,让我们待以时日吧,我会想办法说服他们的。”
君若尽管这么说,李敖还是看出了她心中的胆怯,为了鼓励君若,争取爱情,
李敖和君若联合写了一封信给君若的父母,但遭到了他们的谩骂和羞辱。
李敖并没有泄气,他和君若一起回台中,请求君若父母的宽容和成全。
君若的母亲一见李敖便说:“全台中都知道你是个能说会道的才子,全台湾都
知道你是个能把父亲气死的‘英雄’,你是才子也好,英雄也好,我们家的小庙容
不得你这个大菩萨,请你放过君若吧!
李敖说:“伯母所言不无讽刺挖苦,这个暂且不论,有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