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十分突出。李敖称台湾这
个鬼岛本是中国的化外之区,又一变成为日本的化外之区,再一变成为国民党的伪
政府的逋逃之区,集合了所有不搭调的所谓“艺术”,不但不能“出新”,也不能
“推陈”。
李敖到台北后,与王尚勤的联系越来越多,尚勤到文献会李敖的卧室来得很少,
但由于卧室挨着办公室,又有“哼哈二将”窥视,进出也十分不方便,尚勤来过两
次后就没再来过。他们常约于溜冰场、电影院、公园和小河边,俨然是一对情真意
切的小夫妻。
同居之后
李敖在文献会住了两个月,搬到了安东街231号3楼居住,这里的条件自然比文
献会的条件好多了,李敖和王尚勤在这时同居了。
李敖打进文献会起,就没听过姚从吾老师的嘱咐。他继续在《文星》上发表
《胡适先生走进了地狱》、《我要继续给病人看看病》等不合时宜的文章,与胡秋
原的矛盾激化。
胡秋原早年参加共产党,抗战时加入国民党做中央委员并办党报。
李敖认为,胡秋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政治上不可靠,有一种“幻想的被迫
害症”,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打击他。而胡秋原则认为李敖仗着自己的才气,对许多
事不明真相就乱放炮,乱骂一气,乱扣帽子,对他的人格是一种侮辱。于是,胡秋
原著文反驳李敖。
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李敖在《文星》第60期发表了《胡秋原的真面目》一文,
对胡秋原进行了反击。
王尚勤看到李敖陷在了文献会和胡秋原风波的漩涡中,提醒李敖说:“文献会
非久留之地,陶希圣大有利用你的企图。”
果然,不久胡秋原开始控告李敖,李敖离开了文献会。
胡秋原告李敖的官司断断续续,绵延十三年,连李敖都觉得枯燥无味极了。
李敖深陷在官司中,王尚勤辅佐前后,使李敖在精神上获得巨大安慰。然而不
久尚勤也陷入突如其来的丧兄之痛之中。
王尚义在台大医学院学医七年,临毕业前不幸得了晚期肝癌,毕业之日,即是
他的死亡之期。
尚义临终前,李敖和尚勤去看他,尚义多愁善感的脸上露出临终前的恐惧和悲
哀,美国女传教士在他身边劝他重信耶稣,他居然点头同意了。
尚义死后,李敖反思尚义的一生,感叹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