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的春闱可不是明清时候的九天三场不一样,这时候的春闱连考六天,三天一场,一场一卷,六天之中决不许出号房。要知道明清春闱定在了二月初九,那时候便是下雪也不奇怪,有多少人冻死在考场的。靖朝的春闱则定在四月十九日,连续六天,四月二十六日开贡院大门放考生出去,这可要暖和多了。虽然没有中场间歇需要连考两场,也算仁慈了。
与乡试只考策论不同,会试头一场考的是诗词歌赋,总共三题,必须照着题目完成。第二场考的是策论,多是执政上的事,须得答得有理有据才行。本朝贯彻文以载道,不讲究空谈,必须阐明道理,若说得明道理,自可文辞堆砌,求得考官喜欢,若说不出道理,便是华丽绝伦也不行,照样要被黜落。
第一场的诗词歌赋完全考不住江源,他的老师沈安文就曾说过,他才思敏捷,远胜群伦,这等考试对别人很难,对他来说易如反掌。这倒没有夸张,江源平时作诗喜欢自己完成,可这等决定命运的考试他自然也不介意使一些手段,这一世又没有魏晋没有唐宋,那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世上根本没有,若他答得上来自然无所谓,答不好也没关系,这么多高手在他背后保驾护航,还怕不能抄袭几首吗?自古文章一大抄,且容他过了考试再说吧。幸喜这靖朝考的不是试帖诗,若真是那种东西,唐代那么多大诗人都考不上,可别难为他了……
第二场的策论考的是马政,这更难不倒江源。他一向喜欢历史,也研究过西汉最终击败匈奴所使用的马政,稍加修改使之更顺应本朝,再加上后世的一些分析,一篇策论自是写得精彩纷呈。
两场考试皆是一挥而就,六天一晃过去,会试已然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 觉主查了一下唐初的物价,那个时候中国因为金银矿很少所以白银相当之贵,到了宋代航海逐渐兴起,朝鲜和日本的白银流入中国,中国的银价有所下跌。宋代堪称中国古代收入最多的时期了,普通百姓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不过赚得多花的也多,所以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富。本章节的官员收入参考了唐代和宋代两朝,给出一个中间值。靖朝既然是架空的,物价差不多就行了,大家就这么看吧……
咳咳,新文上传,晚上还有一更。
☆、第五章 荣国府生死成双至 侍郎宅笑谈聚一堂
江源自是离开贡院回书院不提,却不知京城里的荣国府已经乱成一团。府中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