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王的手段,怕是会再失城门,若是城门再失就算睿王立刻发兵也来不及救驾了。“听说当时有一批死士拼死冲到城门门洞那里将不知什么的一大包东西架在了城门之上,接着便是火光一闪然后就一声巨响,城门上就开了个半人高的口子。当时的守军说了,闻到一股硫磺味。王节度使猜测那物事能发火光又有硫磺的气味必是与火有关,所以守军见到攻城便打水从城门上向下浇去,这法子大概是有效,直至我等出城内城几处城门依旧没事。”
都说到这种地步了,还不明白就是傻子了。既然元代才出现的青花瓷前朝都已经流行开了,那么宋代才大规模用于军事的火药为何不能现在就出现呢?
有不少人以为黑\火\药威力不足,那纯粹是胡说!若是它威力小,为什么经常有人因为放爆竹被炸断了手指啊?江源上辈子当兵的时候有一次做任务无法携带枪支潜入,他就用一个铁罐头倒上带进去的鞭炮中一公斤的黑\火\药封好之后用导\火\索点燃阴死了目标,那玩意硬生生在地上炸出个两尺深的深坑,目标的一个手下反应比较快,立刻扑倒在土坡后面结果还是被弹片射进了脑袋。抗日的时候用的土地雷,里面添的就是黑\火\药,威力嘛,看看地雷战就知道了。
古代的时候没人懂化学,只不过凭着经验加减火药里的东西,里面有不少没用的事物,再加上硝石、硫磺难以提纯,才导致火药威力不大,所以太平天国的时候为了炸城门需要堆上十几口棺材装满火药才能成事。可现在火药还没有出现,京城的城门是木头做的,也没包铜皮,若碰上威力强劲的火药被炸个窟窿当然有可能。一千克梯恩梯能炸倒一个二层小楼,换算成黑\火\药也不过就是十几斤而已。
王子腾也算是歪打正着,那种土质的火药包根本就不防水,这时候的火折子也是如此,泼水这招确实是管用。
江源没说什么,只是对司徒晟点了点头代表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司徒晟放下心来立刻答应了明日便拔营回京。带下了史鼎之后,司徒晟忙问那事物是什么。
江源回答道:“若是臣没有料错,那物事名为火药,乃是硝石、硫磺、木炭等物制成,易燃易爆且用好之后威力巨大。此物臣虽懂得,但却是墨家我这一支的独传,听闻先辽王喜道教好炼丹,怕是无意间做出了此物。难怪他只带着十数万兵马就敢反叛,原来是得了这样的宝物啊。”
“火药制作不易,保存更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