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车骑将军,统一万,从永州出兵。
这一去,韩崇光便如同大鹏乘风起,战功频传,西逐蛮夷千里之外,生擒匈奴可汗,于雁荡山祭天而还。
而他也扶摇直上,被封到了翌朝的大将军兼齐王。
这是翌朝第一个在高祖之后封的异姓王,其显贵不用多说。
韩家一时风光无二,韩氏子弟出行时竟比皇子还要威风招摇。
然世间常态或许便是盛极必衰,太炙手可热,反而将自己也焚烧了。
二十五年,荣帝病危,而继位人选迟迟未决,朝堂上人心动荡。
七月末,韩崇光发动壬寅宫变,欲扶三皇子上位,无奈棋差一招,有人事先向大皇子通风报信,大皇子一党已设下埋伏。
韩崇光见局势不妙,临阵反水,诛杀三皇子,推大皇子上位,即后来的敬帝。
其此举逃过了罪责,然敬帝不喜韩崇光的薄忠寡义,当政之时并不重用他。
韩崇光渐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
敬帝三年,不得志的韩崇光听信馋人之言,与韩王密谋造反,未及起兵,事情败露。
韩崇光因丹书铁劵得免一死,只是被削爵,软禁于京都。
又三年,韩崇光再度造反,这次他竟欲行刺敬帝。
敬帝受伤,昏迷不醒,皇后判其死罪,夷九族,三月十八正午于京都城西菜市口行刑。
闻询之人,无不前去观刑。
在翌朝,韩崇光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咋听其名只觉如雷贯耳,然见到本人之时众人才想起来,他原来不过二十有六而已。
身着囚服的男子跪在木头搭起的行刑台上,脊背挺得笔直,犹如一杆□□。
他有着非常凌厉俊美的五官,然上天似乎怕他还不够张狂,又给了他一双浓墨飞扬的眉眼。
——这样的人合该不可一世。
跪在他身旁的男女无不哭哭啼啼或神情呆滞,唯有他低垂着眉眼,似只是在赴一场无聊的邀约。
漏刻浮到午时,监斩官高喊:“午时已到,行刑!”
火签令落地,刽子手扯去亡命牌,高举起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