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一声半尚且能隐约听清楚,可最后那个“头”字却又猛地缩了回去,似乎是在害怕被扶桑人听到动静。
“小石头,你在哪呢?……这么晚了,你这死孩子,上哪去了?”昏黄的街灯下,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一手扶着墙,一手缩在破棉袄里,慢慢走了出来。
地面上薄薄的一层积雪在街灯的照射下发出反光,正映在来人的脸上。只见那人眉头紧皱气质畏缩,看形貌分明只是三十出头,可两鬓却已生白,眉心刻着深深的纹路,嘴角微微下垂,隐约露出几丝苦意。他身上的棉袄洗得很干净,但面料早已泛白还打着几处补丁,显然环境也很拮据。这是一个典型的抗战时期的华夏老百姓的形象,温顺老实,好似羊圈里的绵羊,谁来牵他都会跟着走,刀架脖子上也不会反抗。
这个人,正是何亮。战争离他很近,又很远。近到只在他栖身的城市里发生,远到从未进入他的生活。一直以来,他的生活只有他的玉铺面和几个能传他手艺的徒弟。今晚违背宵禁令走出家门,并非为了挑战扶桑军人的命令,而只是为了寻找他最在意的小徒弟——小石头。小石头是他来到江海后收的徒弟,师徒俩虽说相处了没几年,何亮却早已打定主意要将一身的绝活都传给这个心灵手巧的得意弟子。
今天一早,何亮吩咐小石头去给他的常客张老板送一只新打磨出来的玉坠,不料小石头一去不回。何亮等到宵禁,终是按捺不住,出来寻人。哪知走街串巷了许久,就连张老板家也偷偷去敲了回门,竟始终没有小石头的下落。
滴水成冰的天气里,何亮急出了一身热汗,正不知如何是好,街角的阴影里竟传来一阵西西索索的声响。何亮猛地绷紧了背上的肌rou,死命抓着怀里的玉刻刀闪到了墙壁后。
不一会,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踉跄着自那片阴影中挨了出来。
何亮神色一松,急忙奔上前低喊:“小石头!”哪知他双手刚挨着小石头的胳膊,小石头就一头栽进了他怀里。“怎么了?”
“师父……”小石头苍白着脸痛苦地蹙着眉,右手死命地捂着腰。然而,猩红的鲜血却仍不断地从他指缝间涌出。
“你中枪了?”何亮面色一白,顷刻就想到了最坏的情况。“你去惹扶桑人了?你惹他们干什么?!”
小石头血流如注,显然已经不成了。眼见何亮又急又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