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大家相谈甚欢。一聊到唯一还没到场的杨时卿,气氛立马变得活跃了起来。有人哈哈大笑,说杨时卿那时帮带了不少早餐呢。也有人感叹,杨时卿经常把有趣的小说借给他们看。
可是转头一看,这都快八点了,“班长,杨时卿今天到底来不来啊?一会儿咱们去唱歌,他别找不着大队伍迷路了啊!”
班长也无奈地耸耸肩,转头看向一旁默默吃着涮肥牛的文泽:“文泽,杨时卿来之前是不是把他车次告诉你了啊?是几点到站来着?”
文泽悠哉悠哉地耸着肩,“快了吧,你们别急啊。半个小时前我就问了,这小子正火急火燎地往这赶呢。”
此话一出,大家也就不多催了。纷纷坐下开始闲聊。从高三拿命去读书的体验,聊到离校前一夜高二楼疯狂的应援声。又从班主任刘志春滑稽的教学逻辑,聊到各科老师身上发生的种种趣事……接着,有人一边吃菜一边感叹:“以前高中的时候,成天盼着考大学,好毕业。现在考上大学了,满脑子只想着退学!选错了专业简直像娶错了媳妇儿!”
“你经济专业挺好的,好歹以后好就业。我这学的什么破专业啊!又冷门又难对口。”
文泽一听就来劲了:“相信我,在座肯定没人想学法学!分分钟想回炉重造再高考一次。”
“你一985的法学,前景不是挺好的么?”
“但是学起来累啊!我现在看到□□就头疼。”文泽喝了口茶,叹着气,“早知道当时报志愿的时候就一定谨慎谨慎再谨慎。像杨时卿报的专业就挺好的。武,国内知名的专业啊。他自己也挺乐意学的,前几月好像还刚拿了个奖学金。”
“啧啧,说到武大,还真是传奇。那年武大在咱们这小地方就招了十来个人,咱们学校就占了四个。一个是咱们班的杨时卿,剩下三个都是隔壁A班的了。好像里面还有一个和杨时卿关系不错的?”
“对啊,”文泽勾起了嘴角,像是回忆起了什么往事一般,将荞麦茶一饮而尽,“他们也真算是挺有缘分的吧。杨时卿的第一志愿,明煦的第二志愿,最后两人都去了武汉大学。一个学语言,一个学政治——倒也不意外了。”
话音戛然而止,包厢的门被人从外面吱呀一声推开,一个高大的人影站在了门口。头发更短了些、眉目更深邃了些,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