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年头除了科考无望的老秀才和屡试不第的童生,没有人公开去写话本子,顾玉成也不愿让李断肠知道这是自己写的,所以才假托是帮人送稿,想着只说作者不愿露面即可。
没想到突然被问起名号,顾玉成顿了顿,踌躇道:“这作者不喜见人,只有一号,叫做‘无踪山人’,还请先生体谅。”
深山之人,无影无踪,就这样冒充一回高人隐士吧。
李断肠人老成精,看出他有点犹豫,也不在这话题上多聊,很快就跟顾玉成商定好,明日拿来剩下的内容,然后由他付六百文铜钱买下。
“往日里都是四五百文的,实在是山人的本子写得好,小老儿等得抓耳挠腮,都想把这‘断肠’二字送给那无踪山人了。”李断肠又客套两句,便带着李年赶场去了,临走前叮嘱顾玉成务必拿来后半截手稿。
“那是自然。”顾玉成挥别这一老一小,只觉得精神振奋。
这可是足足六百文!
虽然听起来不多,还没有一贯钱,但他才写了三天,不过八千字而已。这个长度已经远超时下流行的话本子了。
如此一来,只要他勤耕不缀,每月怎么也得三四贯钱。
虽说离攒够束脩还有点距离,但至少养活一家人是全没问题了。
顾玉成越想越开心,连洗凉皮剩下的面筋都觉得可可爱爱,没费多少功夫就把这面筋在筷子上缠成螺旋状,做成了后世常见的形状。
正思考是蒸熟还是炸熟,要不要先在上面抹调料,忽然见赵崇鬼鬼祟祟地探出个脑袋。
顾玉成:“……”
他这大哥,自从惹上风流债,整个人都变了,不是长吁短叹就是来回转圈。
今天更甚,在自家酒楼都当起贼了。
腹诽归腹诽,他还是收拾好面板,蹑手蹑脚地跟着赵崇去了楼上。
自从兴隆酒楼真的兴隆起来,赵崇就燃起了一腔壮志,还在楼上给自己留了个房间,没事就在这里喝喝茶盘盘帐,美其名曰“坐镇”。
作为新吃食的核心人物,顾玉成也来过几次,但今天一进来就觉得有点不对,空气中似乎有点什么味道。
没等他向想明白,赵崇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