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村50多户人家,生有小哥儿的也就十来家,哪一家哥儿的百日宴不是在大摆流水席,再不济,也能摆上一天的宴席,请村里的小子,小哥,么么,大叔来家里闹一闹。
贺老大也想着摆上一天的宴席,但听杨燕儿板着手指头计算家里的支出杂项,也只能不吭声,大口大口喝凉水,转身看见床上眼珠乱转的小花儿,咬咬牙,心一横,“大宴席俺弄不出来,但请上左邻右里,在家里置办一桌的菜,俺也能办得到。小花儿的百日总不能闷生不响地过了。要真这样,别人还以为俺家花儿是不是有隐疾呢。”
杨燕儿想想,也觉得有理,便随了贺老大,两人又开始盘算该请哪些人家。村里的老人得请,左邻右里得请,平常往来的相熟得得请,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也有三桌人,再扳手指头算算家里的钱粮,还是把人数减下来,凑成两桌人。
打后数天,贺老大跑了一趟镇里,买回些精rou和白rou,请了隔壁的沈么么过来帮忙榨油,又到旁边的白沙村,趁着时节正好,跟人捞上几网鱼,都是两巴掌大的鱼,数下来也有五条,带回家先用水盆盛水养着,等百日那里宰杀,算是一个荤菜。
杨燕儿出了月子,也跟着收拾起家里,但毕竟刚生育完的人,身体不如从前利索,还要带着不满百日的小花儿,只能每天在家里做好几人的饭菜,再多的活计,喂鸡,打水这些重活只能交给虚岁八岁的大小子贺小柱做。
小花儿吃饱了睡,睡饱了拉,再接着睡的时候,贺小花的百日终于来了。
2
2、第 2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