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絮倒不在意,“随手画的而已,左右都要抹掉的。”
临清不说话,默不作声地盯着,好半天才别过头,走开去锄地。
他一下一下挖着土,心里又委屈又懊恼。那是沈絮给他画的第一幅画,虽然只是无心之作,什么寓意都没有,但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宝贝。
明知这个宝贝没法保存,踩坏了,还是觉得难过。
那个呆子不懂人心,也许等一辈子,这份心意都传不到他心里。
沈絮不知他心中曲折,望了一会儿,也拿了花锄蹲到他旁边锄地。
如此过了一会儿,王婶唤着二人的名字来了。
一进门,王婶就高兴地说:“沈公子,有件事要跟你说。”
沈絮道:“何事?”
王婶喝了一口临清端来的茶,说:“我们村有个私塾,一直都是个老先生教书,可惜老先生年纪大了,年前又生了一场病,如今好了,却也教不动了,他看了你给我们写的花灯,有意请你接他的班,去做教书先生,不知沈公子意下如何?”
沈絮愣了愣,临清却惊喜道:“这是个好活计!”
王婶道:“确是个好活计,村里上学堂的孩子虽不多,但左右都是一份束修,沈公子是读书人,田间活计怕是不擅长,教书却是落到公子你饭碗里了。”
沈絮尚在犹豫,临清已经问起王婶来:“那私塾在何处,统共几个人,老先生哪里怕是要去一趟……”
以此云云。
送走王婶,临清脸上一派喜色,沈絮一介文人,尽管这两人也同他做些耕种之事,到底看不过,那双本该拿笔的手,如今握了锄头,临清心里惋惜多过喟叹。
如今能让这呆子人尽其用,去做个私塾先生,怕是目前最好的着落了。
沈絮呆呆道:“我这便去教书了?”
临清道:“不然如何?叫你去种地,你倒愿意?”
沈絮摇头,不情愿写了一脸,小声道:“可我从未教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