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过去了,愤愤不平已久,这段时间可以说一直都在消极怠工。
但谁人不是有额娘的儿子,老四摆在台面上的阳谋,却让人拒绝不得,撸起袖子来干活,也得把自家额娘接回府不是。
对于整个京城来讲,宜太妃出宫还算是小事儿,大事儿当然是大皇子出宫了。
当今只有四个儿子,论出身,论年纪,论看重,论体格,都是大皇子当先。
这跟先帝那时候可不一样,先帝那么多的儿子,存在的变数也大。
当今这边,只要大皇子不出什么大的岔子,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
这样一个人,即便是现在没有被封为太子,可时时刻刻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呢,出宫搬家这么大的事儿,不引人注意才怪了呢。
勤亲王绝对是目前京城的热门人物,当今的亲弟弟,最年轻的亲王,而且还是手握重权的九门提督。
可以说胤祯的身价也在这两个月水涨船高,成为仅次于亲哥哥和大侄子的男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的旧臣,如今都想着向新皇投诚,像李光地、马齐这样的议政大臣,可以直接向新皇投诚,可大多数的臣子,跟圣上接触的机会不多,能直接投诚的机会更少,所以不得不找别的路子。
皇上登基也只升了三个人的爵位,恒亲王是不爱管事儿的,而且只被升了爵位,手里头并没有多少实权。
剩下的就是勤亲王和怡郡王了,这二者相比,前者不走寻常路,后者更好说话一些,但前者毕竟是皇上的亲弟弟,又是九门提督,怎么看都比怡郡王跟皇上更亲近一些。
所以大把的帖子送去了勤亲王府,只可惜勤亲王现在已经忙成狗了,连保持了多年的作息都乱了,皇上刚刚继位,京城的安稳最是重要,有时候勤亲王半夜都会出去巡查。
好多人便是想堵门都堵不着人,因此不得不去寻找旁的门路。
但大皇子搬到勤亲王府去住这事儿一出来,便又多了许多人递帖子、送礼,这是不光意味着当今对勤亲王的看重和信任,也意味着勤亲王和准太子交好,走一个人的门路,向两个人投诚,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胤祯现在基本上都是从侧门进出府上,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真想把大门关了,恕不接待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