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改了。
雍正五年就是在一片祥和当中到来的,开年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封废太子为理亲王,工部又多了项差事,建理亲王府。
第二道圣旨是封九贝勒为敏郡王。
这两个封号意头都极好,理,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敏,有聪慧之意。
也就是说惠太妃可以去直郡王府养老,淳郡王虽然还不是亲王,但也可以把成太嫔接回府上了,还有十二贝子也可以把定太嫔接回去了,就连十五贝子也把自家额娘接回去了。
要胤祯来看,四哥不光是想把西六宫空出来,更重要的是,不可能所有的兄弟都被封为亲王,这事儿打从一开始就不现实。
而且虽说都是兄弟吧,但兄弟多了,情分也就那样,并不是每个人都亲近,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才能。
四哥其实就有几分看不上七哥,并非是因为脚疾,而是七哥这个人的性子,颇有几分偏执,早在追缴户部欠银的时候,四哥对七哥就已经很看不上了。
七哥能够被封为淳郡王,多多少少有些运气的成分在,也有皇阿玛的慈父之心在里头。
还有十二哥,他跟十三哥都已经是亲王、郡王了,连十五今年年中都被封为贝勒了,十二哥还是贝子,这也不是没理由的,十二哥向来不爱找什么存在感,就算是重大场合,似乎也能把这个人忽略掉。
但他跟五哥的质朴和善还不一样,五哥那真是老实人,平时不争不抢,暗地里也是如此。
但十二哥就有几分取巧了,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老实的不得了。
皇阿玛不在了,四哥才刚刚上台,十二哥便有几分耐不住性子了,这几年数次接触弘时,虽然做的隐晦,但瞒不过四哥的粘杆处。
要说这人也是糊涂,早先皇阿玛还在的时候,那教训不够惨烈嘛,十二哥就不能安安稳稳的办差,非要做下一个索额图吗,就算是当索额图,那也应当是选弘晖,选弘时是什么缘故。
不是胤祯偏心眼,弘晖确实是他接触最多的侄子,感情颇深,与弘时的来往就比较少了。
但两个孩!孩子都已经上朝办差了,不提身份,不看性格,光看办差的能力,十个弘时也抵不过一个弘晖。
十二哥简直就是脑子里进水了,从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