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职业,工资待遇也非常高,对应的,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非常高。
十年的时间过去,吴诺一手创办的学校一扩再扩,已经拥有了超过4000名在读生,学校里真正转正成为正式教师的,才只有不到100人,算上实习岗和兼职岗,也才只有不到300名老实。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吴诺宁愿教师资源紧张一些,也不愿意轻易就降低聘用标准。
尽管老师少了一些,但是学校已经能够正常运转了,早在三年前,吴诺就已经彻底放手,把学校交给枫和几个老教师去管理了。除非有他们决定不了的重大事情,吴诺已经很少在学校里露面了,不过,他在学生们心中崇高而神圣的地位丝毫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在过去的十年里,长河部落最直观的变化不是除了土地、食物外,大概就是部落驻地了,当然,现在这里已经不叫驻地了,它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长河城。
这个最初只有一两千人的破败部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渐渐被一座巨大的都城代替。
石头、砖块、超黏混合物,砌成了高大巍峨的城墙。城内全是清一色的砖瓦房,城中心有四条主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经过十年的发展,店铺已经不再仅限于当年的rou铺了——有几家规模颇大的医馆,有专卖农具的,有专卖家具的,有专卖上好布料和成衣的,有专卖各种漂亮首饰的,有专卖各种生活用品的,有专卖奴隶的,有专卖牲畜的,甚至还有好几家口碑不错的酒楼客栈专门接待来自小镇和其他部落的人,还有贩卖各种来自远方部落稀奇玩意儿的……基本上只有土著居民们想不到的,没有长河城里买不到的。
主街以外的地方是民居,跟最初的民居不同,民居的住房多了起来,但院子缩小了很多,不能再种植粮食,也没法再养殖大型牲畜,最多够养十来只家禽。当然,如果你愿意多花钱,完全可以跟部落买一大块地,在部落的规划方案内,想怎么修自己的房屋都可以,想要多大的院落也可以。
随着土地私有化的推进,很多居民不得不离开都城,去外面广袤的荒原开垦荒地,谋求发展。这些人在离开时,可以选择以一个合适的价钱把自己原来的房屋卖给部落,或者卖给别的什么人,也可以选择留着(只限砖瓦房),不少人就是通过售卖原来的房屋,获得了第一笔启动金,用来雇佣更多奴隶为他们开垦荒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