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身后一年轻男子,对铁犁说:“龙泉刀师侯不周先生。”“铁犁兄,久仰!”“不周兄,幸会!”侯不周和铁犁双双抱拳致意。
这时,汪大鹤看见了我,朝我一笑。我马上自我介绍。
他点点头,除了表示欢迎,还说狮峰老壶错过了今晚的刀宴。
我听见铁犁问汪先生:“沈先生今晚来吗?”“八成会来。”“那把老刀我只摸过一次,今晚想好好耍玩一回!”“大家都想啊!”三位先生进屋落座,我忽然有些犹豫。我是门外汉,?87生怕扰乱他们谈话的兴致。我对汪先生说:“汪先生,茶舍院落很有味道,我想去参观一下,你们先聊。”汪先生笑着点点头。
刚才我已经有了观察,茶舍是一间开阔的建筑,四面有窗,窗外有树,要是他们正常说话,我在外面也能听见他们的声音。我走出门,顺时针走过去,看见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行字:男人因刀成英雄,没有男人,刀也没有了灵魂!
好句!书法没有落款,下端刻有一只举止优雅的仙鹤,我忽然醒悟,这应该是汪大鹤先生的笔迹和绘画。
“这种博览会还是不办的好,”铁犁的声音传出来,“每次看见国外的名刀,我的心难受极了!”“唉,不是一代两代就能改变的。”汪先生说。
“为什么会这样?”铁犁似乎在自言自语。
“传统已断,国人也无法静心钻研。”侯不周说。
“据说前一段时间买把菜刀都要拿身份证登记。”侯不周在叹气。?88“刀术是技艺,也是精神啊……”汪先生说。
一阵沉默。他们的言语透着无奈。我慢慢往前走,看见巨石后方立着一面碑刻。天色将晚,我急忙走过去细看,碑的最上面刻着一把长刀,刀下有如下记述:苗刀,形似禾苗,故名。此刀起源于西汉初年环首刀类,距今两千余年,冷兵器时代世界名刀之一。三国时期,苗刀传入日本;明朝后期,倭寇多使此刀,危害极大。戚继光将军临危不乱,迅速为军队配备此刀,揣摩倭寇刀法,加紧训练,其后士卒刀法较倭寇高出一筹,杀敌无数,平沿海倭犯。戚继光将军于1560年着成《辛酉刀法》,流传甚广。苗刀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临敌运用,辗转连击、疾速凌厉、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日本武士刀居然来自中国!这大大出乎我的想象。
我连连摇头,竟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