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印象最为深刻,也都知道是其七岁时候之作,我记得我七岁的时候喜欢上了我同桌的小女孩……而骆前辈最为出名的恐怕要算是著名的《讨武曌檄》一文,该文被后人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双绝”。骆前辈跟随徐敬业扬州起兵,反对武后专权,而武则天看到《讨武曌檄》之后勃然大怒,斥责一帮大臣说这样的人才怎的我不知道?
第87节:第十章咬咬牙,抓住你(3)
站在墓前,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墓前的石碑居然为明崇祯十三年重建。当时的时政已是混乱不堪,大明王朝内有李自成骚扰,外有皇太极虎视眈眈,而四年后崇祯皇帝便上吊自尽,地方官吏居然还有心思重建此碑?
伫立良久,正欲转身而去的时候,却发现那印度兄妹俩正向我走来。我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在我的印象中,对中国文化如此感兴趣的外国人无非只有两类:一是学者,二是文物贩子。可这对兄妹显然不是学者。
“张先生你好啊,我们可真有缘!”沙姆笑着说道。
“是啊,可不是有缘?”我眼睛盯着黑妹妹,“你们也知道骆宾王?”
“不知道啊……哦,对了,听说过。”沙姆有点言不由衷。
“咦?这墓碑果然……这墓碑是明朝时候建的!”丽达似乎很惊奇,殊不知她这一声惊叹让我浑身一震。这妞对这个也感兴趣?我迫切想知道这两人到底有什么目的,于是我便邀请他们跟我一道坐车回去,又说马上就是中国的新年了,晚上我请他们兄妹俩吃饭。
回到宾馆,在空调的吹拂下,丽达脱掉厚厚的棉衣换上了鲜艳的薄衣,一身美丽的装扮在餐厅引来了不少关注的目光。老实说,我更喜欢皮肤白皙的女孩,不过这黑妹妹倒让我对自己的观念有所动摇。
“张先生能不能给我们讲讲骆宾王的故事呢?”沙姆问道,我有种强烈的预感,这小子醉翁之意不在酒。
“还是谈谈明朝吧,尤其是崇祯年间,我想你们对这个会比较感兴趣吧?”我笑道。
兄妹俩同时露出无比惊异的眼神,这就更坚定了我的猜测。正准备继续试探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杨志打来的。
“荡荡,我要回老家去过年了。”杨志的语气听起来很落魄。
“这会儿回去?不好买票吧?”杨志老家在贵州一个小县城,挺远的,莫非那三个小护士说的话不假?有可能!估计杨志跟袁护士闹僵了。“你要愿意的话,到义乌来陪我过年吧,反正我也是一个人。”
电话那头静了数秒,“那也好,反正回家去也待不了几天,我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