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这边飞了过来。还好我辨音能力强、身子灵活,来了个“乾坤大挪移”飞身躲过了这一狠招。
灯亮了,苏苏手里拿着另一只拖鞋站在客厅的中央,瞪大了双眼,一副恨恨的样子看着我。
“咋个啦?乖宝宝,”我小心翼翼地探问。
“呼”的一声,她手中的另一只拖鞋又尖叫一声飞奔向我的脑袋,我躲闪不及,那拖鞋打在我的脑袋上,将我的脑袋砸了个“热汉堡”,直冒青烟。
这样对她来说还不够,她又一下跃身扑倒在沙发上,用两只小手高频率地扑打着沙发上的小浣熊靠垫,嘴里发着哼哼声,说老爸是个大坏蛋。
我放下公文包,靠上前一问,原来是我昨天帮她写的电影评论出了点问题,结果今天被她的老师批评了。现在唯一挽救的办法就是带她出去吃冰激凌,我哄了好半天,她才“大人不记小人过”,同意我请她吃东西“将功补过”。那个晚上,我和苏苏牵着那只老狗在附近的步行街上来回晃荡,看见饮食店就往里钻,直到将她和老狗的肚皮喂的饱饱的了才得到她回家的批准。
苏苏的确是长大了,从此我开始“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
※ ※ ※
另附方资君帮苏苏写的电影评论(署名方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一个“二奶”的来信》。
在中国,古代的英雄,手里拿着长剑;现代的英雄,手里拿着钞票。
这部电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幸好信件是在1949年前收到的,如果再迟点,那么这封信就会被打成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给没收了。导演果然英明,时间观念强,先赞一个!
开始回忆了……
小徐(徐演,简称小徐)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当时只有十几岁,是个学生。她的院子里搬来了个大款(姜演,简称老姜),身高八尺,豪气万丈,乃英雄也,一来就在院子里数钞票。
好多钞票啊,一叠叠、一捆捆的,全是百元大钞:那么漂亮、那么精致。而小徐呢?她好可怜,不愧是工人子弟,只有那么一点零花钱: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数来数去,就四个铜板,才四毛钱。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徐闯进了老姜的房间。
哇!好多钞票啊。她还闻到了男人的味道,是香烟的味道,没错,是“大中华”牌的,只有总统老蒋才抽的起的那种,是多少男人渴望抽的烟啊。
这样,一个英雄就出现了,老姜就是她心中永恒的英雄。
小徐妈妈下岗了,她和同学一起去抗议政府,乞求工作。但由于游行没经过当时腐败的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