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的产能至少能够翻一番。”
“既然如此,让工部继续试验。”
“遵旨。”
这次的事情是一次试探,结果让贾琦十分满意。
年轻的太后够开明,新帝又年幼。只要安排得宜,等新帝长大,大魏说不定连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要完成了。
这对于提高华夏的竞争力绝对是有好处的。
有那么一瞬,贾琦觉得,自己让先帝染上鸦片瘾真的是太值了。如果先帝还或者,那自己绝对没有这样的机会的。先帝绝对会让工部死一大批人。
工部的这些技术官员,放在后世,妥妥的就是科学院高级院士,随便哪一个,贾琦都损失不起啊。
因为太后的命令,贾琦对工部下达的保密令并且额外给工部发了大红包,让工部官员多领了三倍俸银的杂料钱。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面,工部各种成果不断,当然,作为实验记录的手札也是堆满了工部的资料室。
跟西方社会的理论指导实践不同,大魏工部妥妥的是实践出理论。往往成功的实验都已经一大摞了,才会有最后的总结报告出来。
为此,贾琦不得不引导工部相关人员去思考里面的必然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大魏工部也出了许多科学实验报告和相当多的理论推导。不过,贾琦相信,就是这里有第二个穿越者,十有*也看不懂那些报告上写的是什么。
光文言文和白话文夹杂的试验记录就够让人头痛了,更别说,因为那些实验而出来的各种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
在西方,各种实验都是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而在东方,这些实验都是用神话传说来命名的,有的是取自山海经,有的就取自楚辞,除非熟读中国的各种经典、对各种典籍典故如数家珍,否则,别想弄明白那些实验报告都写了些什么。
而贾琦在这里头做得最多的,就是出钱。
这个实验需要经费,那就给实验经费;那个实验出成果了,相关人员要给奖励;那边那个人写的东西,如今都应验了,要给润笔费……
许多经费户部不肯批复怎么办?没有关系,贾琦直接就跟相关的人员谈:你这个东西卖给我怎么样?我出多少多少钱。什么?你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