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表哥为了告家里的奴才而敲了登闻鼓一事,也是父母私底下的谈资。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家里的奴仆管教不严,使得家里正经骨rou过得连奴仆都不如,甚至为了告奴才而敲登闻鼓这种事情,是极为丢脸的。
事实上,表哥敲了登闻鼓,让他们家分家分宗之后,他们贾家两支,不,应该说三支在京里依旧是不受欢迎的人物。
威烈将军府是乱,贾学政——这位二表伯父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大家都叫他贾工部。不过,后来大表伯父家的二表哥也做了工部员外郎,后来还先后做了工部郎中、虞部侍郎甚至是工部尚书,所以大家就把大表伯父家的二表哥称为贾工部、贾虞部。至于那位在工部员外郎一职上二十多年都不见挪动一下的二表伯父,就成了贾学政,他曾经做过贾学政,而且头一年就闹出了江南科举舞弊案,最后死在这个职位上,但是大家都把二表伯父叫做贾学政,以示区别——家里是各种乱,二表伯父自己无能不说,二表伯娘更是各种贪财外加心狠手辣,家里的儿子孙子们竟然不去正经的学堂,天天在内宅里面混着,家里的女儿们,虽然精明是精明了,可没有精明在点子上,甚至连女儿家必备的贞静两个字都做不到。
那个时候,贾家这两支一直高居京里许多人家的往来黑名单的榜首。
至于我那位大表伯父家里,虽然也有几户人家愿意跟他们往来,但是很多人家还是保持了观望的态度。
我父亲就不止一次说过,大表伯父家实在是太招摇了。
不仅仅是处置奴才、偿还亏空一事闹得天翻地覆,就连远在江南的三表哥和四表哥两个的动静都不小。借着扬州巡盐御史的名头大肆收受钱财,还让那些海商们帮他们找东西!
那个时候,无论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都不大好看,我的父亲甚至还对母亲说:“……也亏得大表哥这两年都在忙祭田和祠堂的事儿,他们家以后可不是指望这个了吗?”
那个时候,母亲也是跟父亲一样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发生转变,正是林文正公因为红薯的功劳回到京师的时候。京里只要消息灵通一点的人家都知道,这个红薯就是四表哥通过海商弄来的,结果这个功劳竟然白白地给了林家!成就了林文正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