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南方之前,他到隋羽的家里和资助了他多年的这家人吃了顿饭。
隋母是典型的北方女人,很是热情,性子也直爽,看到游亦之后夸个不停。
游亦对于这家人也很有好感,温和有礼地应答着隋母的称赞,隋母心情愉悦地要挽袖子挥铲子给游亦做顿大餐。
隋父就比较矜持了,他跟游亦也在电话中认识了十多年,虽是看着游亦长大的,但他觉得游亦可称得上是他的忘年交。
“那时听说你来了S省,就想着什么时候跟你见见面。真没想到,你和小羽就那么巧遇上了还成了朋友。”语气里充满感慨。
“我也没有想到。”游亦摇摇头,这可是真心话。
“这些年都是一个人住吗?”隋父关心地问道。
“一个人也挺好。”游亦笑着说。
隋羽倒茶的动作顿了一下。
“当初决定资助你的时候,你才那么小,没想到居然发掘了一个音乐天才。”
“没有您的资助,我连碰到乐器的机会都没有。”
至少,不能那么早的学习乐器,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练习乐器。
“真的很谢谢您。”
游亦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朝隋父鞠了一躬,郑重又不显卑微。
隋父隋羽和从厨房走向客厅的隋母都愣住了,又听游亦缓缓说道:“您就不需要推辞了。我自懂事以来一直就是一个人,在我开始比赛和打工赚钱之前,我的全部生活——音乐和学业,都是您为我带来的条件。这份迟来了十多年的当面道谢,您就收下吧。”
“傻孩子。”隋母身上还系着围裙,手中端着小吃走到客厅笑骂一声。
“好好好,我知道你有这份心!小亦别那么拘束,当成自己家就好了。以后如果哪天开了演奏会,就给我们仨留个票吧,小羽可是心心念念要去看你的现场演奏好久了呢。”
隋父感慨地道。
他们家小有资产衣食不短,也资助过几个孩子直到十八岁成年。当年游亦学乐器虽然学得快,但家教和乐器老师的花费终究比资助一般孩子要大些。
令人欣慰的是,游亦平日支出规划十分合理,从没有向隋先生索要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