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另一个是四十多岁的赵大姐,是个齐整利落的人,李婶儿打着包票保证,赵大姐是个能干活的人,保证又干净又利落。
人手齐备后,陈江林挑了个日子,赶在元宵节这天开张。
由于是新店,几乎没什么客人。
陈江林煮了一锅芝麻汤圆,给附近的几家邻居店送了过去。
人家吃了陈江林送的汤圆,也不好意思白吃,中午就越好来陈江林店里吃饭。
陈江林店里的菜单丰富,不管是小炒还是小吃,亦或是汤粉面线,只要你点就都能做。
几人拼桌点了几道小炒,上菜的时候,陈江林还特地送了一盘炝拌胡萝卜。
客人吃的满不满意,看桌上剩菜就知道了。
至少这一桌是吃的干干净净,当然这也跟现在人们从来不浪费粮食的性格沾点关系。
临走的时候,有人特地问陈江林,那道炝拌胡萝卜怎么做的,吃的脆生爽口,胡萝卜自带的气味儿闻得见,吃进嘴里却没多少。
家里的孩子最不爱吃的就是胡萝卜,讨厌的就是那股味儿,所以想找陈江林打听做法,回去做给孩子吃。
陈江林也没藏私,把做法告诉了人家。
陈江林跟一条街面上的店老板相处融洽,但凡人家店里来客人,碰上吃饭点儿,店老板都会顺嘴推一下陈江林的小店。
倒也真给陈江林多引来了不少客人,陈厨菜单丰富,吃过的人都自发开始安利。
几天下来,还积累了不少老客户。
祁峰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他来的勤,据说是马上要回京市,趁还没走,多来吃几次,回了京市可就吃不到了。
今年赵小娟和赵小龙姐弟俩要来江城念书,赵建民跟陈光云也熟悉了,就托陈光云帮忙把两个孩子进城念书的手续给办了。
赵建民自己不懂啊,只能全托付给陈光云。
陈光云认识的人多,很快给办好了。
距离开学还有一个星期的时候,陈江林去丁家洼把姐弟俩接到了江城,暂时住在了自己的家里。
陈光云让赵建民租个房子,回头把媳妇也喊到江城来,找份工作,夫妻俩一边上班,还能照顾孩子。
开学前,赵建民把房子租好了。
距离汽水厂没多远,是个套间,拢共二十多平米,一个月六块钱。
房子不打,再怎么弄隔间,住下赵建民一家三口还成,加上赵小娟就不太方便了。
陈江林就跟赵建民商量,让赵小娟在自己家住,还能跟陈江月做个伴儿。
赵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