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烧炭时还早,距离卖炭还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他们不用像上次一样仓促,也就没打算一直在山里住着,隔三差五总是能回家吃个饭的。吴顺有时候还顺手抓点山鸡什么的改善伙食。
十月中旬,赵家的考生们还没有从省里回来,然而梨东镇这边已经开始有各种小道消息说,县里这回终于有秀才老爷了!这消息一开始是由过路的小行商传的,起初并没有什么人愿意相信,但不知道是哪个村里的哪个人碰巧去省里走亲戚,回来时竟也带了同样的话,一时间几十个村子都沸腾了。
赵家有两位考生。他们的屋子孤零零地建在村尾,平时很少会有人来他们家串门。然而在这几天中,他们院子外面却总有人在探头探脑。其实这些人吧,都没什么坏心,但赵家人还是觉得很别扭。
祁二娘信奉一种说法,当一件喜事还没确定时,这件事就只能藏在自己的肚子里,不能大大咧咧说出来,否则天上的神仙见着你这般轻狂,就会把你身上的福气收了,于是好好一件喜事就泡汤了。
于是,祁二娘不仅自己不开口谈论这件事,她还严禁赵家其他人说起“三郎”、“四郎”、“童试”、“秀才”等关键词。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大家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少不得一一遵从了。
祁明诚要理智一点。在他看来,这年代的科举哪怕是非常公平的,就算整个过程中都不存在任何舞弊现象,但考官们阅卷时的主观因素依然使得考试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你做了锦绣文章,即使你论点论据都很足,但若是你的文章立意从一开始就不讨考官们喜欢,那肯定是没戏的啊!
因此,如果三郎、四郎和姑爷纪良考上秀才了,他信。如果他们落榜了,他也信。
赵家人都在焦急地等着考生们归家。整个上莱村的人也都在焦急地等着考生们归家。以前那些在暗地里看不起赵家的人,背地里说过赵家供着两个考生是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如今一个个又开始夸自己有远见了,都在说:“哎呀,我早看出来赵家人不是一般的人了,这回赵家是真的要发达了吧?”
大家都恨不得时间能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待到十月底,考生们终于归家了。
鞭炮声中,三郎、四郎被县里的衙役、师爷和富绅们簇拥着回来了!
三郎、四郎到了家门口,直接掀了衣袍,对守在门边站着的赵老太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