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给大家放年假,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
除了这“加班工资”,宣和还捣鼓出了个“年终奖”,京中的铺子年年都是他这个大老板亲自去发。
宣和坐在满车的金银中听宋钱汇报这两年的情况——他被宣和派去江南两年有余,如今生意走上正轨他才回来复命。
宣和心不在焉地听他夸自己,莫名有些羞耻,什么连锁店广告的,随便来个现代人都知道,自己先前没有确切记忆,总是不经意间想到些金点子,看谁都像是垃圾,自觉是个商业天才,于是做起了生意。
宋钱就是就是他盘下的第一家店铺的卖主,跟在他身边四年了。
他们坐在马车里一家一家发红包,铺子里会准备年货,宣和并不过问,他就是来送钱的。
大雍的流通货币以铜钱为主,对于普通人家而言,用银子的时候不多,黄金就更别说了,偏僻些的地方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上。
京城自然不至于如此,但宣和上来就是真金白银,不说别的,视觉冲击力是很大的。
最低等的伙计也能拿到五两银子,几位掌柜拿的都是金子。
四个市集上都有他的铺子,前头有人通知,他走到哪都有掌柜带着伙计们出来给他这个大老板拜年,顺便狠狠吹捧一通,周围还聚着看热闹的人。
他们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好话一箩筐一箩筐地说,夸得那叫一个真心实意!
宣和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不知道前几年自己怎么过来的,过了几家店铺就麻木了。
就当他们吹的不是自己吧,这样想着,宣和自在许多,直到他到了摘星楼——京城最大的酒楼,高三层,达官贵人们最爱的聚餐之所。
马车行至摘星楼下,宣和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如果他没记错,摘星这名字是他取的,至于出处……
宣和走下马车抬眼一看,果然看见摘星楼的大门上挂着木刻的楹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沈宣和:……
这对联作为对联实在不合格,但它作为一首诗,从三年前摘星楼落成沈宣和站在楼顶随口吟出时已经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时至今日,还总有人慕名前来摘星楼,上了三楼之后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