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赵汝与赵提督的关系, 还得往上三辈去推。
那时赵汝的爷爷与赵提督的父亲是堂兄弟,一道进了军营。只是赵汝祖上相对而言更有些财力,家里也舍不得自家儿子去吃这个苦, 便花钱将赵汝的爷爷换了回去。
赵提督也不是个小气的人, 赵汝的父亲用着这一桩交情求他时,他也很爽快的将赵汝调进了亲兵之中。按辈分去算,他还是赵汝的堂叔,行军打仗免不了要死人, 赵家也并非什么枝大叶茂的人家, 因而赵提督对亲戚都格外优待。
所以,在赵提督喝了一壶崆峒酒、发出那样一句感慨后, 赵汝便带了十二瓶崆峒酒去了一趟提督府。
刘成武在奉议司也没闲着,他把之前留底的折子都翻了一遍,终于找到了那年风靡京师的“春与繁华”。
这是凤相为其夫人亲手酿的酒。
彼时还有句歌谣, “七月七, 系红丝,春与繁华寄相思”,说的就是这一壶酒。
七月七日, 便曾是凤相大婚的日子。
只是凤相夫人因何而死,奉议司里也不曾记录多少,只是至此之后,京师就再无人酿的出这春与繁华。
那些旧事, 也跟着那一壶老酒, 埋进了尘埃。
赵提督与凤相相交于微时,自然知道这一壶春与繁华的故事。醉眼朦胧时, 赵提督怔怔看着赵汝手上的崆峒酒,“这酒是怎么酿出来的?”
赵汝也不提我的名字, 只道,“大掌柜说以玫瑰汾为基酒,别的就不知道了。”
“配方是命根子,刘家肯定不会告诉你。”赵提督一声叹,“这酒能得其三分味,已不容易。”
赵汝回来后一字不落的说与了我,他仍旧一头雾水,我却打算撞着胆子去相府试一试。
凤相浅啜,微微一笑,“这是翡山。”
“卷成墨珠才是翡山。”我捏了满手心的汗,但面上神情不变,“这茶与翡山同出一系,只是不得热水煎服,温水闷泡,泡出苦味,才叫白云天。”
见凤相未动,我继续道,“荆南有座山,每逢七月初七,有情男女便会上山相会。山上有座庙,那里的主持卜的一手好姻缘……这茶就长在庙后的坡子上,主持在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