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随着时间而累计,沉甸甸的压在赵睿的心底。
时间,依旧过的那么慢。从89年的□动乱到98年印尼事件,当周围所有人为了华侨受到的不平而愤愤指责的时候,赵睿独自一人默默的感受着心底的欣喜,已经是1998年的6月了,还有两个多月,就是开学报道的日子,幼宁、幼宁、幼宁……
我们终于要见面了。
……
刚刚8月中旬,离正式报道还有十来天,赵睿就迫不及待的要去学校。因家在本市,赵mama十分不理解他的举动,为什么要去那么早,学校里又没有空调又没有热水,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在。赵睿耐心的解释,说早点去可以提前看看学校情况,想加入校学生会或其他什么社团锻炼自己。赵爸放下报纸,抬头看看拉着行李箱不让赵睿出门的赵妈忍不住开口责怪:“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早点去也好,当学生会干部提前锻炼一下,要注意搞好同学关系,也许以后在工作中有所帮助。”
赵睿点点头,拉着行李箱去了学校。
熟悉的校园,熟悉的寝室,赵睿如愿以偿的在熟悉的床架上看到了张幼宁的名字。将那名字反复的看了十几遍,心中欢呼雀跃着,这一次,我要改变我们的未来。
放了行李,捏着毕业生们还没来的及丢掉的臭袜子烂抹布烂盆破碗丢出门去,将寝室里里外外的收拾一番,在地上洒上洗衣粉来来回回的拖,又几乎是有些神经质的将下铺的木头床板仔仔细细的擦拭了好几遍。
放下拖把擦擦汗,赵睿好笑的想,自己简直就是韩国棒子长剧里那种盼着老公常回家看看的小主妇,想到这里脸一僵,自己应该是盼着老婆回家的老公才对吧!?
鄙视自己的神经质,赵睿囧着脸,默默的弯腰继续拖地。
之后的每天,赵睿就在企盼和失望中不停的折腾着下铺那张床板,擦了看,看了擦,湿抹布,干抹布,来来回回的倒哧的那床板差点发出油亮的光。
就在赵睿快要发疯的时候,张幼宁来了。
……
张幼宁,土生土长的湖北武汉人,有着中国学子被填鸭式教育后明显的单纯与小无知,用通俗的话讲便是有点高分低能。幼宁是老两口三十多岁才有的孩子,在学习方面,要求的十分严格,而在生活方面,却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