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都可以。
这不,拿到歌曲的王淑菲看了歌词哼了哼曲子,又看到后面对歌曲的介绍,却是忍不住满腔兴奋拨通了赵冬家的电话。
“这《寒江雪》是越听越有味道,尤其你还标注女声要用京剧腔来唱,真想听听原唱。对了,那和储兰兰是哪里人?我怎么从没听过有这两个明星?”
你听过才有鬼,这俩要存在于这时空的话,估计也只是小屁孩儿呢,就算哪个才艺特别出众,有些名气,那豆丁身材,碰上也多以为只是同名同姓。
“还不是明星呢,你不认得很正常。”好吧,这是实话,“也是我之前在买西附近乱逛听到的,具体哪儿我也不记得了,走那么多地方,谁还什么都记着啊?”
王淑菲是文化人是文艺人,神智却还清醒,没有狂热到为了首歌跑买西去验证寻人。只是遗憾地叹了口气,但看到手中曲谱,又精神百倍,想着没听过原唱固然遗憾,但让两孩子练好了,听上一遍总比没听过好。
然后听过原唱的赵冬就被急召过去,负责这首歌的编排。
其实在现代歌曲中加入戏曲元素,提前十多年出现的《寒江雪》也非首创,前年发行的《京都一夜》中刘佳慧让人惊艳的京剧吊嗓现在还令人感动。只是《京都一夜》不论是歌名,还是地安门百花胡同等地方,甚至陈升刘佳慧的嗓音,都让这首歌充满了nongnong的京味儿。
滨江老一辈人因种种原因,骨子里总有种让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似乎除了他们本地人,他乡人都是乡下人。当然,作为首都的京都人许能幸免于难,却也让他们看不爽。然后天子脚下待了这么些年的老京都人看似大大咧咧却有自己的傲气,滨江人在他们看来小家子气不解释╮( ̄▽ ̄”)╭
结果就是,老一辈人互看不顺眼,不过貌似后世年轻人京都和滨江的也有些这种状况?
因此《京都一夜》这首从音乐和流行角度看绝对让人叹服的好歌在滨江却因上述原因愣是流行不起来。这种时候,《寒江雪》的出现就太及时了,首先它的伴奏是全然的古典乐器,比之偏向摇滚的《京都一夜》更加柔婉,贴合滨江人的脾性(?)。歌词也是如此,尤其戏腔那一段,实在是太美了~
王淑菲相信,这首歌绝对能赢得满堂彩,到时音乐一响,娇美的戏腔开场,绝对震撼!郑先生储小姐,虽无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