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啊,哎,你这是身边缺人照顾。”
话题有往婚姻方面发展的趋势。
温朗英赶紧拦住:“外婆,外公什么时候回来?”
“跟以前一样,要到九点之后,哎,每次除夕团圆饭就我们俩,什么时候可以多添两个人啊?”杨老夫人话里的多添两人人指的自然是外孙媳妇和重孙辈。话题还是想绕到温朗英的终身大事上。
“外婆,来看看我从中东给你带回的手工毛毯。”温朗英拿出新年礼物叉开话题。
“送什么礼物都不如给我找个好孙媳妇。”杨老夫人幽幽一句话又转回主题。
真是万句不离宗,温朗英嘴巴发苦,只好再次祭出工作太忙,分身乏术这杆大旗,才稍微堵住杨老夫人的怨念。
第119章
每到过年过节,中央大佬们特别忙碌,上要到老同志处慰问,下去各基层探问,身居要职的杨老已经好多年不在家吃年夜饭。温朗英如果在尚海过年,杨宅年夜饭桌上,只有工作人员陪伴杨老夫人。
今年有外孙在旁,杨老夫人特别高兴,当晚的年夜饭比以往多了三分之一。吃完年夜饭,温朗英陪杨老夫人边看春晚边逗趣。
杨老将近九点才到家,看到温朗英,脸上立刻露出由衷开心的笑容。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说了一个小时家常,杨老夫人看看时间已晚,先上楼休息,留下爷俩说话。
杨老夫人走后,祖孙俩说话从家常转为严肃。温朗英向外公简单汇报了公司的一年业绩、“嗯,今年南美那单干得很漂亮,不过朗英,你可不要骄傲,单子做成,很大部分是依靠了我国在当地的投资倾斜。”杨老肯定外孙的同时,警告外孙不能躺在功劳簿停止进取。
“我明白的,不是借了国家政策的东风,鹿死谁手很难说。”温朗英点头。当时竞单的有东岛国和欧洲某工业强国。因为华国政府低息贷给当地政府借款,当地政府采购设备将华国企业放在首位考虑。
“听说黎家老五的儿子在尚海做出了成就。”杨老慰问的老同志中有黎老,听到了别人恭维黎老的话。
“哦,特指是尚海那地方的话,应该说的是凯青。”
“凯青?那个跟你关系比较不错的犟头小子?”跟外孙有交情的后辈,杨老比较有印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