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但他担心大舅和小舅万一都不在了,秦家就绝后了。所以才决定成婚。
阿爸想要招婿,但怕招婿的人品行太差。后来于家诚心上门求娶。外阿爷觉得于家也算读书人家,最终选定了父亲。
成婚之前阿爸请于家族老和里正做见证,立下契约,阿爸所出的第二子姓秦。于家,就是我们的阿爷同意了。阿爸这才答应成婚。
之后,就如大伯家柳阿爸所言。爹和阿爸相处不来,过的并不舒心。外阿爷走后,阿爸想尽办法打听大舅和小舅的消息。
六王之乱打了八年才彻底平息,阿爸想回定阳老家再想办法。只是爹不同意。再则,我还年幼,又发现有了你,这才作罢。
谁知道阿爸生你的时候,刀口收不住,身体渐渐不好了,却一直强撑。更没想到,爹爹因为我是个哥儿,坚决不许你姓秦。阿爸与爹吵了很多次,也没个结果。为这个阿爸又急又气,身体更差了。
阿爸一直努力保重想多活几年,等你长大一点儿。但他也知道自己身体活不长久,爹不一定靠得住,后来人一进门,对我们不好怎么办?就努力才在村里做好事,结善缘,又为我寻到旧识友人,定下我与杨家的亲事。
阿爸尽全力教导我,好待他走后我可以护着你。阿爸临去的时候把这一切告诉我,还给你留下一封信。”
听到这里三个人都红了眼眶,于文礼急急地问道,“哥,信呢?”
“信我一会儿给你,你先听我把话说完。
阿爸走之前最放不下的就是你我,还有秦家亲人的消息和秦家的传承,最后抱憾而终。
阿爸走后,刚过了百日,爹就娶了后娘。呵!不知道在他心里阿爸算什么,有几分重?阿爸虽然一直念着秦家,可阿爸绝没有对不起于家。于家这些田产大半都是阿爸出钱置办,经营打理的,这房子也是阿爸挣出来的。你看阿爸走后于家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就知道阿爸有多能干了。
你那时年纪小,我与爹不大和睦,我不觉得难过,可你不一样,你心软又重情。把这些告诉你,你这性子一定先为难死自己!所以我才决定等你长大了再告诉你,没想到拖到了现在。
我成亲之后,杨家开始四处走商,能在各地打听秦家人的下落。想着都二十多年了,实在找不到,就让你的一个孩子归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